道士急忙说道:“郡王且慢,我说。远古时期,女娲娘娘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十二丈,长二十四丈的石头一共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最后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的剩了一块未用,便丢弃在青埂峰下。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因不能像其他兄弟那样去补天,长久以来一直嗟叹自身命苦。所以被安排下凡进行历练,化作贾宝玉的通灵宝玉。
而且这次离恨天灌愁海的警幻仙子那里也有很多仙人下凡,而我们的任务就是渡这些人和这块通灵宝玉,让他们早日了结了自己在人间的情缘,回归正位。”
贾珩听完道士的话暗自思忖:根据他的了解,僧道二人自觉此番历劫牵连重大,背后更是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为了保证神瑛侍者和绛珠仙子顺利完劫,需要找个“护身符”。这石头之所以被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看中,就因为它是女娲补天石,要知道它的那些“兄弟们”如今可是支撑着整个青天,而人祖娲皇的金字招牌更是妥妥的靠山,人神都要退避三舍。将这“石头”一起带下界去,就能一劳永逸,扯虎皮做大旗,得保此劫顺利。但他也知道一些野史,不知真假,不如诈一诈他们。
那道人见贾珩似乎态度有所缓和,心中暗喜,赶忙趁热打铁地接着说道:“今日这场风波纯粹就是一场误会罢了。我们保证日后绝不会再为此事烦扰您,也希望郡王高抬贵手,往后切莫再阻挠我等引渡世人了。”话毕,这一僧一道互相对视一眼,心领神会地点点头,转身便欲迈步离去。
然而,就在他们刚刚迈出几步之时,身后却传来贾珩冷冷的声音:“本王何曾说过准许你们离开了?”
只见那癞头和尚停下脚步,缓缓转过身来,满脸堆笑地对着贾珩拱手作揖道:“不知郡王还有何事需要小僧效劳的呢?”说话间,他伸手轻轻拍了一下自己那颗锃光瓦亮的大脑门儿,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似的,连忙补充道:“难不成郡王担心我等出尔反尔?若是这样的话,我等愿意当场立下天道誓言,以证所言非虚!”
贾珩闻言,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屑的笑容,冷哼一声道:“难道你们真当本王是个愚不可及之人,可以任你们随意糊弄吗?”
听到这话,那和尚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住了,一脸惊愕地问道:“郡王此言究竟何意呀?小僧实在是不明白哪里得罪了您。”
贾珩目光如炬,紧紧盯着眼前这两个心怀鬼胎之人,义正言辞地说道:“别以为本王对你们所做的勾当一无所知,就胆敢在此信口雌黄。那块补天的神石究竟是如何被你们蛊惑着下界去的,难道还要本王亲自给你们点破不成?”
此话一出,那一僧一道顿时大惊失色,面面相觑,半晌都说不出一句话来。最后还是那和尚强装镇定,涨红着脸辩驳道:“郡王休要血口喷人!那补天神石乃是它自己心甘情愿下凡历劫的,与我等毫无关系!”
贾珩说道:“你们自以为做的天衣无缝,但实则漏洞百出。你们既然不承认,那就让我给你们慢慢道来。
你们对石头有所求,但作为修炼多年的人精,自然不会主动求石头帮忙欠他人情。
于是你们二人来到青埂峰后,装作不知石头是这里的主人,坐在人家院里就开始谈天说地,大讲世俗繁华。
石头长在荒郊野岭,尚且一派淳朴,论心眼哪里玩得过你们两个?你们明明有备而来,石头还真以为这俩只是路过,反而像占了便宜那般,听到了多少红尘繁华,富贵奢靡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