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起一把香灰洒在寇清烟头上。
滋啦、滋啦的声响中。
寇清烟化为一滩清水,金色的火苗虚空悬浮。
“大圣,你自由了,请移步修神鼎。”
他倒扣香炉,对准火焰。
嗖——
火焰象离群的飞鸟,迫不及待的射向香炉。
“哎呀!疼死我了。”
一声凄厉的惨叫响起,火焰还没跃到洞口,便直直坠回坑底。
来回翻滚,嚎叫不止。
火焰竟然幻化出猿猴的样子,穿着大红袈裟,头戴毗卢帽。
帽子上勒着一圈极细的金圈儿。
猴子双手捂着脑袋呻吟:“老和尚,我已经功德圆满了,头上的紧箍儿早没了,你为何还能诅咒我?那话儿为什么又出来了?”
“你不能离开。”大殿响起另一个陌生的男子声音,冰冷如刀,“千年来,你独自享受寇家香火,我们三人没有意见,但你想撇下我们离开,绝对不行。”
“老和尚,取经大业结束,你我皆成正果,你是佛,我也是佛。我受香火,是我的造化,跟你们无关。”
陆镇明白了,大圣口中的老和尚,便是唐三藏。
“取经只是第一步,我们四人肩负着释教兴衰的大业,肩负着神明再次复苏的重任,肩负四大部洲生灵的前途,所以你不能走。”
“老和尚,漫天的神明,从创世神到分管世俗的灶神、门神之类都消失了,老孙一缕残魂哪里管的着?取经成功,大乘佛经遍传南赡部洲,信徒众多,兴衰成败老孙更管不着。”
孙大圣头疼稍减,起身面向右边土堆,愤怒的质问。
“老和尚,你自幼熟读经典,仙籍也诵读了无数,不会不懂四大部洲真正的含义吧?”
陆镇插了一句。
“四大部洲不就是夏唐管辖的疆土吗?”
孙大圣翻着小眼瞪了他一眼。警告他别乱说话。
“四大部洲虽然世界三千,生灵无数,但他们头上悬着的业火随时落下,你我受神明所托,不能辜负。”
“老和尚,他们躲到一边,乐得逍遥自在,天大的难事压给我们!我担不起。我们浑身是铁,能打几颗钉,浑身是肉,能蒸几个肉包子。我劝你们识相一些,管不了的事儿不要硬管。”
“阿弥陀佛。”唐三藏轻宣佛号,“因为我们管不了,才让我们一缕残魂驻世。千年憎恶神明的世界,我们却能独存于孤零零的一座破庙,你不会真以寇家面子大,花的钱足够多吧?”
全民憎恨神明,唯有四圣祠千年不倒。
这事儿本身透着诡异。
闫瞎子给出的理由:寇家花大量金钱贿赂官府,才得以保存家庙。
千年来官员换了不知多少,每任官员都会被收买?
即便他们都拜在金钱下,他们的上司呢?也被收买了?
这事儿不能细想,细想令人头疼。
错综复杂,勾心斗角的官场可不是单凭金钱就能摆平的。
今天唐三藏的残魂又提起这个疑问。
他不等孙大圣回答,自顾说下去。
“千百年来,世俗严厉打击敬拜神明的一切行为,发动民众一起抵制,为了激发民众的积极性,给出极高的赏金,你的另外一缕残魂无一日间断的子时上香,却从未被人发觉。你是不是觉得做的很隐秘?”
陆镇越来越感兴趣。
这些疑问正是他想不明白的地方。
他上过两次香,每次上香大殿中光点飞舞,跟过年放烟花似的。
四圣祠几乎处在地灵县最繁华的中心,千百年来,竟然没人发现大殿中诡异景象?根本不能用运气解释,而是老天保佑。
“老和尚,你说原因何在?”
“老天保佑!”唐三藏的答案跟陆镇所想不谋而合,“这个老天可不是四大部洲,三千世界的天。”
“神明多如牛毛,为什么单单保佑我们?”
“因为我们是希望,是火种。是天命人的指引者,今天他来了。”
“是这个消灭寇家冥虫,拯救残魂的年轻人吗?”
“是,但寇家冥虫不能死,还必须将我们从冥虫的纠缠中救出来。”
陆镇不愿意了。
“既要又要,好事都是你们的,我做不到。”
“你做得到,只有同时满足这两条,这座存于世,却又独立于世的‘源界’才会死心塌地的忠诚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