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教育是大事
自家几个外甥封王的事情肯定要记在心上,而李善长蠢蠢欲动想要回到中枢,马寻也不觉得奇怪。
李善长就是不舍得放弃手中的权力,他就不可能安安心心、老老实实的在老家颐养天年。
想要让他教育好子孙也难,因为他的心思全都是集中在权力上。
如果好不容易有了个儿子,宠爱一点是没问题,对于一些人家来说,就算是养出来个纨绔都行。
就怕的是溺爱养出来一个无法无天的混账,到时候就要牵连全家了。
做东的周德兴很开心,他是朱元璋的同乡,是小时候就属于死党。
要说淮西的这批人,汤和和周德兴才是朱元璋真正少年时期的死党,。
而周德兴百战功成、战功卓著,在明朝开国功臣中排名第十、侯爵之中排名第三。
历史上的他本来已经告老还乡了,可是他的儿子周骥在太子朱标的丧期和宫女在宫中淫乱,导致周德兴被株连而死。
要是知道全家被儿子给坑成这样,周德兴不知道会不会后悔怎么就将儿子养成那么个德行。
马寻有些皱眉了,虽然也见过一些熊孩子。但是很明显周德兴宠周骥宠的没边了,小孩也有些没大没小。
孩子顽皮一点没事,可是没大没小、毫无分寸,那就是熊孩子了,这就是父母管教失职了。
周德兴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国舅爷,孩子小,有些不晓事。”
马寻也笑着说道,“周大哥,我看孩子也不小了吧?这都快十岁了,也该懂点事情了。”
周德兴虽然有些不高兴,不过还是说道,“才九岁,还能和孩子计较不成!”
马寻一下子无话可说,有些熊孩子最终的下场不好,说到底还是家长给惯出来的。
他这边隐晦的提醒一下,周德兴那边就要怪罪说马寻和孩子计较,反正自己的孩子是没错、别人总是有错。
开国功臣的后代之中有出息的、战死沙场的,平庸的也不少,违法乱纪、作奸犯科的也不在少数。
看来教育好这个特殊的群体也是任重道远,马寻也觉得这些人确实得管教。
这几天一直都是在忙着做客,在和一些淮西人家往来,马寻算是忙的不亦乐乎了。
回到家的马寻看到了刘姝宁,笑着问道,“有没有给我外甥选中媳妇?”
刘姝宁娇嗔说道,“夫君又在说笑了,我哪有那么大的本事。无非就是去看看那些闺阁女孩的性情如何,总不能只信一面之词。”
这就是刘姝宁的主要任务了,虽然接下来皇室和勋贵之间联姻是政治属性更大一些。但是有些勋贵的嫡女性情如何,这也是重点关注的。
如果性情不太好,说不定就是侧妃了,甚至是直接不会纳入皇室。
勋贵之间的联姻也不是不可以,看不上的那些人家,只能是想办法内部消化了。
而一些出身好、性情好的,就可以入皇室,而且还是比较显赫的亲王王妃。
“我这段时间倒是看了不少小子,常茂那样的原来还算出息!”马寻压低声音,似乎是怕隔壁的常家听到一般,“这么一想,我都替姐姐、姐夫着急。”
刘姝宁则说道,“常茂还算好,就是脾气急躁了些,倒也没有坏习惯。夫君想必也知道,不说这些勋贵人家,那些富户的公子哥不少都有坏习性。”
马寻就忧心忡忡的说道,“以后子嗣的教育可是大事,能力不够也没关系,品德一定要好。咱们这样的人家,能力平庸不是坏事。”
刘姝宁笑着点头,她也认可马寻这样的说法,自家这样的情况,子孙能力平庸也有富贵。
只是下一刻刘姝宁也忧心忡忡,成亲半年多了,可是还没能怀上身孕,她是真的心里急。
马寻其实也着急,他现在没有一儿半女的,基本上就没有什么‘自由’,时常被催促。
甚至可以说没有子女的话,哪怕是成亲了,很多人也不会将他当做大人看待。
可是这些事情就算是急好像也没用,即使马寻也做了不少备孕的工作,但是目前来看还是效果不佳。
和刘姝宁说着话,该早早安歇就安歇,明天还要去上朝呢。
天还没有亮马寻就起来了,洗漱后穿上官服就往外跑,皇宫外依然是乱哄哄的。
马寻好不容易才挤进午门,径直跑到文官那边,“礼部尚书,早朝百官就这么乱挤、乱跑,是不是太没有规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