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章 四处寻觅,招揽技术人才(1 / 2)巍然712首页

苏然怀揣着与陈总签订的投资协议,踏出那间决定命运的办公室,阳光倾洒在他身上,暖烘烘的,却驱散不了他内心深处对未来的隐忧。三个月做出产品原型,时间紧迫,而此刻团队里,技术人才匮乏,宛如一道天堑横亘在他面前。

回到清平镇,苏然顾不上休息,马不停蹄地着手组建技术团队。他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去清平镇大学碰碰运气。这所大学虽说规模不大,但在电子信息领域,也有几位颇具造诣的教授和一些优秀的学生。

苏然提前联系了电子信息学院的王教授,约定好了见面时间。走进王教授的办公室,里面堆满了各种电子设备和书籍,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陈旧的气息。王教授是一位头发花白、戴着厚厚眼镜的老者,眼神中透着学者特有的睿智与严谨。

苏然恭敬地递上自己的商业计划书,然后诚恳地说道:“王教授,我深知咱们学校在电子技术方面实力雄厚,我这次来,是希望能得到您的支持,为我的项目招揽一些优秀的人才。”

王教授接过计划书,慢条斯理地戴上眼镜,仔细翻阅起来。许久,他放下计划书,微微皱眉道:“苏然啊,你的项目想法不错,可这风险也不小。咱们学校的学生,大多想着毕业后进国企,捧个铁饭碗,你这初创项目,怕是吸引力不够。”

苏然连忙解释:“王教授,我明白您的顾虑。但我能给他们提供一个广阔的发展平台,在这里,他们的创意和想法能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实践。而且,我承诺会给予他们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工作环境。”

王教授沉思片刻,说:“这样吧,我可以帮你在学院里宣传一下,但学生们愿不愿意加入,还得看他们自己的意愿。”

得到王教授的应允,苏然心中稍安。接下来的几天,他频繁穿梭于清平镇大学的各个教室和实验室,向学生们介绍自己的项目。他激情澎湃地描绘着电子产业的未来蓝图,讲述着项目的创新点和发展潜力,可回应者寥寥。

“苏先生,您的项目听起来很有前景,可我们还是担心稳定性。毕竟,创业失败的风险太大了。”一个学生直言不讳地说道。

苏然耐心地解释:“同学们,我理解你们的担忧。但正是因为有风险,才有机遇。我们这个项目已经获得了投资,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成功。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你们能积累到宝贵的实践经验,这对你们未来的发展,比什么都重要。”

尽管苏然费尽口舌,可愿意加入的学生依旧屈指可数。就在他感到有些绝望的时候,一个名叫刘浩的研究生找到了他。刘浩是个戴着黑框眼镜、略显腼腆的年轻人,眼神中却透着一股对技术的狂热。

“苏先生,我对您的项目很感兴趣。我一直在研究电子电路设计,我觉得我的技术能在您的项目中发挥作用。”刘浩有些紧张地说道。

苏然欣喜若狂,连忙说道:“太好了,刘浩同学!我正需要你这样的人才。你放心,只要你加入,我们一定能做出一番成绩!”

刘浩的加入,让苏然看到了一丝希望。但他知道,仅凭刘浩一人,远远不够。他把目光投向了校外,开始关注一些电子技术论坛和行业交流会。

在一次电子技术交流会上,苏然结识了一位名叫赵阳的资深工程师。赵阳在电子产业摸爬滚打多年,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技术功底。苏然一眼就认定,赵阳就是他梦寐以求的人才。

交流会上,苏然主动与赵阳攀谈起来,向他介绍自己的项目。赵阳听后,只是礼貌性地笑了笑,并没有表现出太多兴趣。

苏然不甘心就此放弃,交流会后,他一直跟着赵阳,找机会和他聊天。“赵工,我知道您在业内已经很有成就了,但我相信,我的项目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挑战和机遇。”苏然诚恳地说道。

赵阳停下脚步,看着苏然说:“年轻人,你的热情我很欣赏。但我在现在的公司干得好好的,待遇也不错,为什么要跟你去冒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