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9章 故人来访(1 / 2)重回1979:送知青老婆回城首页

第119章 故人来访

当晚林嫣回来得知这个发展,也有些惊讶。

“他怎么搞成这样?”

方明澈道:“小看了人性啊!不然还以为做生意多简单呢。只要发工资,下头的人就会俯首帖耳?不过,只要他捋顺了其实还好。如今物资匮乏,那么大的市场,其实他和我们的生意没多大干系。我担心的就是刘青峰、耿山看朱大海挣得多,心思也跟着浮动。如今朱大海知道了好歹,以后就是挣了钱也绝不会张扬的。”

林嫣道:“那就这样了?”

“不够,还得给自己人画画大饼。我们九月都得读书去,总得有人踏实跟着咱们干才行。不过,只要能兑现也就不是画大饼了。灶上有热水,你先去洗澡吧。”

林嫣点头,然后道:“哦,你交代的,收到了铜要拿回来放着。今天收到了一块大一些,我连同之前零散的都拿回来了。”

不重,她随手搁在自行车篮子里就带回来了。

方明澈道:“你在小房间里找个地方,方便以后堆放就行。以后有铜都拿回来攒着。夏大叔要是看到了多心,你给解释一句。不是信不过他,是因为铜暂时不打算卖。我要囤起来,等价格大涨之后才卖。囤在收购站,容易招贼,也可能给他带来危险。”

80年代工业大发展,铜的价格会越来越高。

就不说之后,当前所有废品里,也就属铜最值钱。

其他的废纸皮、玻璃瓶、废铁等等,虽然占地不小,但其实并不值钱。

当然,不值钱也不能让人偷了去。所以,请了夏大叔值夜。

每天早上,林嫣他们一去,夏大叔就下班回家。他就只在这边睡觉,就住在库房隔壁的房间。那里给他布置了专用的床。

这几天看下来,什么东西都没掉,老头儿还是负责任的。

之前,他们其实也担心过一个村的人会不会勾结。就是此时,也还是不敢全然放心的。

一开始方明澈就想的是用收购蔬菜、鸡蛋来形成长期合作关系。

村民进城麻烦,这样就不至于涸泽而渔,想把他们库房里的存货给偷了。绝大多数村民,还是会希望这个合作长久的。

人性这个东西从来都不能靠自我约束、也经不起考验,必须和利益挂钩。

就像之前和手工合作社的合作一样,互相得利才能长久。

收购蔬菜、鸡蛋的事林嫣自己想到了,兴致勃勃的去做。这让方明澈省事省心了。

那村里肯定也难免有偷鸡摸狗之辈。那些人或许就没有私下种菜、喂鸡,就想顺手牵羊。

那当前很需要这份工作、需要在收购站过夜的夏大叔就很有用了。

林嫣点头,“好!对了,纸皮应该能凑够一车了,明天让谁去送?”

三轮车绑得高一点,应该有个一两百斤。有将近十块的价格差。

“让刘青峰去吧,也好认认路。让他一早出发,太阳最大的时候别急着赶路,找个阴凉地儿窝着。别搞得中暑了!”

林嫣便拿上衣服洗澡去了。

小谢、崔大嫂都很快前来,取鸡蛋、取菜。

小谢那里今天给了15块。昨天拿了一筐半,还有一块五是还之前欠的。

方明澈拿出林嫣做记录的笔记本,给添了一笔上去。这下她就还只欠几块钱了。

小谢如今三天差不多能卖400个鸡蛋,越发的有干劲了。

方明澈听大杂院邻居说,高母看着儿子做家务有点不满。

她皱着眉头对高老师道:“怎么成了你在家做这些?”

高老师一边收拾房间、一边回应,“因为我放不下脸面出去卖鸡蛋。而且这不是暑假么,我在家闲着也是闲着。”

小谢来了以后,减轻了他很大的负担。如今人家还自食其力起来。

这让他很是欣慰。

回头上课不忙的时候,他也回家把家务做起来。也尽可能可能给小谢减轻负担。

家里离学校差不多12公里,和到废品站的距离差不多。

坐公交车20分钟,骑自行车50分钟。

有空他就可以回来。

高母想了一阵,也觉得自己儿子好歹是个人民教师,如今又考上了大学生。确实是没法放下脸面站在那医院入口旁的角落,跟人兜售鸡蛋。

“那你回头带她出去买买衣服啥的,对她好些。你俩也抓紧时间要个孩子。”

高老师随口应了一声。

生孩子他暂时不考虑的,至少得他妈身体好些,别再成天卧床才行。

不然生下来怎么带?小谢成天忙得前脚打后脚的,总不能他背着去学校吧。

高母道:“你不要敷衍我。她原本农村来的、也没有粮油供应,一切都依附于你。如今人家能自己挣钱了,心态肯定不一样。”

她的病拖拖拉拉的、老是断不了根。万一小谢能挣钱了,心思野了想向外发展,那她们母子岂不是又要回到从前的境况?

还有,万一她不肯把自己挣的钱拿出来一起用怎么办?

不过还好,自己儿子是大学生,又斯斯文文的。

女人都吃温柔、体贴那套。平常对她好点就是了。

高老师这才反应过来他妈的意思,“妈,您就别管那么多了。我会和小谢把日子过好的。等你身体再好些,我们就考虑要孩子的事。”

高母道:“唉,都是我耽误了你啊!不然,以你的条件何至于找个农村的。”

大杂院就是这样,没什么因私。一家人在家里说话,很容易就被隔壁的邻居听到了。

方明澈把自己记录的拿给小谢看了一眼,小谢点头,“没错,就是这样。”

然后分批次把鸡蛋拎回去,放到米缸里。

崔大嫂那里,前面一框鸡蛋用得差不多了。今天又拿了一框。

然后同样的各样菜都来两三斤,多的称了五斤。

再然后,大杂院过来了几个邻居也说要买鸡蛋、买菜。

一个大院子里住着,很多事是瞒不住的。

对她们,自然是批发的价格、卖出零售的量。

人家图的就是来这里买能便宜一些。

方明澈道:“各位大嫂、大姐,这个价是咱们大杂院的内部价。讲出去了,来得人多了,袁大妈也不好装作不知道的。”

“方老师,现在大家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你怕啥?”

方明澈一边给她们称菜,一边道:“有些事不较真就没事,有人较真那可就有事了。嗯,才都是好的,看好了再拿。不然胡勇他们要说是剩的给他们。我也不好区别对待啊。”

“行行行。”

正说着,胡勇他们四个也过来了。

他们现在一天能卖四框鸡蛋了。各色蔬菜要的量也逐渐增加,如果多一些也能吃下。

都在当菜贩子了,多几回也就能豁出去招呼客人了。

鸡蛋或者菜有多的,多在菜场附近打打游击就是了。

很多家庭妇女都知道他们的菜不错,卖得又还实惠。如今已经认准他们了。

等把所有载回来的鸡蛋和菜都卖掉,方明澈算了一下,今天出了六框多鸡蛋呢。光这也赚了六块多钱。

蔬菜他核对了一下收到的钱和林嫣记录的收购的价格,能赚二十多。

这加起来一天都三十块了。

然后废品,按称重后的估算,一天也能赚到十来块差价。

可以,这个年代只要找准了、踏实肯干,确实就能赚钱。

这样,一千块的投入,应该很快就回本了。

只是菜生意略有些喧宾夺主。

不过没事,收购站是会越来越好的。要看长远!听说如今老远都有人背着废品来卖了。

一大背篓其实就多卖两三毛钱。

但为了这个差价,有些拾荒者不惜步行好几里。

每天中午,在废品站搭伙吃饭的拾荒者也越来越多了。

省事儿、价格实惠,味道还不错。

就按照食堂那种做法,大锅菜一盆一盆的装着。然后魏嫂子拿着嫂子给人打。

嗯,一荤一素加饭是一毛钱。两荤一素一毛五,两荤两素两毛。

绝大多数人都是选择一荤一素。

这个价是没赚钱的。而且因为人多,所以成本相对降低。就是一次吸引更多拾荒者前来。

当然,这是内部食堂,也不对其他人卖饭菜。

方明澈把钱理了一下。十块、五块的揣兜里,其余的锁到写字台抽屉里。

如今还是凑够一百,就存到折子上。活期凑够五百,再转存一年的定期。

方明澈走出门,颜颜在小偏院的树下和小伙伴一起听收音机讲故事呢。

刚才叫方明澈给她拎出来的。几个小朋友各自拎着小板凳围绕坐着。

不过他不是出来找女儿的,估着刘青峰和耿山应该洗完澡了。

方明澈径直走到半月门那里,扯着喉咙喊他俩的名字。

“来了——”那两人确实已经洗好了,听到方明澈叫,赶紧应了一声。

会画饼,也是当领导的必备技能。

刘青峰和耿山跟着方明澈进了小偏院东厢的堂屋。

他跟古大爷买下的,其实就是小偏院的东厢房。

方明澈直接把自己卖的大碗茶倒给两人喝。他这里确实没有好茶叶,而且夏天主要也是喝了解渴。

喝了两口茶,刘青峰道:“方老师,你叫我们什么事?”

方明澈道:“胡勇他们四个,收入是在慢慢上涨的。据说如今一天有两块二三了。以后做熟、做大了,肯定也是如此。”

一个月70块,高收入了。

一早六点多就要去菜市场附近‘打游击’。

那会儿会有一批妇女赶着上班前去买,要照顾人家的时间。

然后一直卖到十一点多。

有时候生意不好,还要久一点。还得避着菜市场的人,不能被逮到了。

但这个收入,让他们觉得很值得。

刘青峰道:“我们也在涨啊。林老师说如今载的菜越来越重,要给我和魏嫂子一个月再涨五块钱。”

魏嫂子两个活儿加起来,已经拿30了,还包吃两顿。她也挺满意的!

不过,林老师拒绝了让她把剩下的饭菜带回去的请求。

他问了一下,林老师说如果同意了,那明天做饭菜的时候可能魏嫂子就会故意多做点。

就算不多做,那给人打菜的时候,搞不好手就会抖一两下。多留一些菜在盆里,回头就算是剩下的。

那肯定会引起拾荒者不满的。

请求被拒绝,魏嫂子也不敢不满。别处她找不到这样的活儿。而且,还有两个人想来把她顶下去的。

耿山也道:“周日我负责加班,这载菜的活儿也是我的。六毛钱一天!”

方明澈道:“这些其实都是小数目,还是自己做生意要跟赚一些。胡勇他们四个人会越来越多,朱大海更加。”

“朱大海?”这两人愕然道。

耿山道:“方老师,你还不知道朱大海进了家门,就一头栽倒在地上了吧。他中暑了!他也是,不舍得多给点钱,非得逞强自己去叫卖。结果时间太长、菜也晒蔫了。最后只能折价卖。那太阳多大啊,哪怕他喷了水,又盖了毛巾也不行。”

方明澈道:“如果开了工人想涨工资就能涨的先例,他以后就不好带队伍了。”

原来朱大海今天奔波一场,中暑了。

也是难怪,又累又气的!

他之前没有贸然开除朱大海,一个缘故是怕眼前两人物伤同类;

还有一个缘故却是因为大家是邻居。颜颜又才这么小,毫无自保之力。如果朱大海有什么坏心眼,防不胜防。

所以不想结下仇怨。

如今隔壁大杂院那两个出来拉了仇恨,他倒是可以不用担心了。

刘青峰和耿山赶紧道:“方老师,你放心。我俩绝不是那等贪得无厌的。”

其实这件事,两个大杂院甚至附近都有人在议论纷纷的。

有人说那两人贪得无厌,但也有人说朱大海太独了。

他们以为方明澈是喊他们过来敲打的,赶紧表态。

方明澈道:“你们误会了,我不是要说这个。不过确实这个事情得有规矩。但咱们的规矩并没有乱:多劳多得!”

“多劳多得?”刘青峰重复了一遍。

方明澈知道想在还没有按劳分配、多劳多得这个提法。

现在的主流分配方式还是吃大锅饭、干好干坏一个样。

这就是他考政治的时候放不开的缘故。他在后世习惯了的很多提法,如今都没有。

当下他点头,“对啊,多劳多得。所以菜重了、活儿多了,林老师给你们涨点工资是应当应分的。但只是涨工资,永远都只能在上限之下。要想打破上限,要么像朱大海、胡勇他们一样自己出去做生意。你们不要笑,朱大海回头捋顺了,挣得肯定比胡勇他们多!除了自己做生意,还有一条路子,那就是升职。譬如说你俩,如果以后咱们在东南西北各开出一个收购站,你俩如果一直表现良好。那是不是能去当个站长?当了站长,那一个收购站的利润,就可以适当的分红。”

刘青峰和耿山对视一样,“当站长、分红?”

两人的目光渐渐变得热切了。

方明澈点头,“当然,前提是你们一直都表现很好。不会被后来居上者挤下去。当然,你俩是从废品站开出来就在的,如果以后做大了,肯定是有几分情分在的。”

刘青峰和耿山在方家没待多久,出去的时候脚步都有些轻快。

林嫣回来遇上,不由有些纳闷。干一天活还这么精神啊?

“你俩怎么了?”

“没、没怎么。”两人满脸堆笑的出了小偏院,各回各家去了。

林嫣回来一遍用干毛巾擦头,一边问道:“明澈,你给他们画什么大饼了?”

“我说如果他们一直做得好,以后可以当站长、分红。哦,还说我们以后要东南西北都开上废品站。”

林嫣道:“你真觉得开废品站,比卖菜好啊?”

方明澈道:“只有小生意人,没有小生意。这两个生意都很不错。而且,可以相辅相成。”

林嫣想了想,点头。如今是废品站把成本都承担了,所以她的菜生意基本是净赚的。

她对方明澈道:“幸好你提前提醒了我,如果同意让魏嫂子把剩的饭菜带回去,可能导致的后果。不然今天她跟我说,我可能就答应了。”

方明澈道:“那剩的饭菜怎么处理的?”

“我告诉夏大叔,让他当宵夜吃。反正也没剩多少。”

至于夏大叔往后干脆不吃晚饭,晚上七点多过来吃。

那不会有什么后患的。

方明澈道:“反正管人,就是和人性打交道。你不是喜欢看《红楼梦么,里头王熙凤管那么大个荣国府,其实也是和人性打交道。都得处处留意!”

林嫣想想了,点头。

“还有,你马上要上学了。别把自己当人手用,赶紧再请一个人吧。”

如今废品生意在渐渐好起来,菜生意更赚钱。林嫣确实也就不想节约一天那一块五了。

她道:“如今咱们大杂院那四个回城知青都当菜贩子去了。我看他们也不会再想干。要不,咱们在村里招一个?”

方明澈想了想,首都的近郊农村,这两三年还不会搞包产到户。

应该不会有什么剩余劳动力。这会儿来废品站上班,还得给村里交一份钱呢。

“你问问曲支书吧,看有没有人来。”

两口子正说着,听到外头有人道:“颜颜,你是颜颜吧?”

两人对视一眼走出去,就看到一个穿着连衣裙的女的,弯腰在同颜颜讲话。

颜颜不认识对方了,“嗯,我是颜颜。阿姨你是谁?”

这阿姨看她的眼神还有点热切。

林嫣道:“吴丹?”

吴丹抬起头,“林嫣,方明澈。这个小院都是你们的啊?真是好啊,单门独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