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住!报名号来!" 六名壮汉,身着粗布衣衫,手持木棒,一字排开,挡住了陈忠与主簿的去路,大声喝问道。
"大胆!你可知……" 主簿正欲大声呵斥,却被陈忠抬手制止。陈忠目光沉稳,示意主簿稍安勿躁。
"我是泾阳县令陈忠,特来拜见贵庄庄主。" 陈忠语气谦和,面对陆家庄,这个曾经的豪强,加之享有善名,他表现出应有的敬意与客气。
"三十六,你去禀报郎君。" 其中一名大汉对同伴吩咐道,语气中带着对庄主的尊敬。
三十六目光扫过陈忠,随后转身,快步跑入庄内,前去禀报庄主。
陆家庄内,陆家宅邸的庭院中,一位面容俊朗的公子正在习武,身姿矫健,剑法流畅。四周,四位长相相似的侍女静立旁观,眼中流露出欣赏与倾慕之光。
"郎君!郎君!" 三十六的声音先于其人抵达,充满了急切与尊敬。
陆通闻声止武,手中的剑轻轻递给了侍女春儿。他转身望向门口,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好奇。
不多时,三十六快步来到陆通面前,将泾阳县令陈忠的到访之事详细禀报。
陆通沉吟片刻,随即吩咐三十六,让他引领陈忠等人前来相见。
"陆郎君,本官此次冒昧来访,还望海涵。" 陈忠见到陆通后,姿态谦卑,语气恭敬。
"县令大人言重了,小子愧不敢当,请大人上座。" 陆通对陈忠回以礼数,邀请二人入座,尽显主人之礼。
陆通示意侍女秋儿上茶,随后与陈忠面对面坐下,双方的距离恰到好处,既显亲近又不失礼数。
一炷香的时光悄然流逝,陆通与陈忠你一言我一语,虽交谈甚欢,却始终未曾触及正题。
"县令大人日理万机,尤其在赈灾之际,不知大人今日造访陆家庄,有何贵干?" 陆通见话题始终不切入正题,便主动发问。
陈忠闻言,也不再拐弯抹角,开始向陆通倾诉起自己的苦衷与困境。
"若陆郎君有余力,还望能施以援手,助我灾民渡过此难关。待朝廷赈灾粮食一到,本官定当如数奉还。" 陈忠诚挚地向陆通请求。
"敢问县令大人,所需粮食几何?" 陆通缓缓品了一口茶,然后平静地询问,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认真与考量。
"目前泾阳县约有一万灾民,每人每日耗粮约二斤,故每日需粮两万斤,合计约一百八十八石。" 陈忠详细说明,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与期待。
(唐朝一石约为现在的 106 斤,这里代入现在的斤,不做十六两。还请各位考官老爷见谅~)
"此灾情非一日之患,我愿提供一个月之粮,县令大人意下如何?" 陆通提出自己的援助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