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185 年一月,凛冽的寒风呼啸着席卷了整个大地,冰冷刺骨。在太行山深处的一座山峰之上,曾经被赵家军三次击败的褚燕,正带着他那支人数不多的队伍,干着打家劫舍的营生。自广宗城被赵家军攻破之后,褚燕心中的希望之火便如风中残烛一般,摇摇欲坠,几近熄灭。如今的他,已然心灰意冷到了极点,完全不知道自己未来的路究竟在何方。
就在这一日的晌午时分,阳光透过稀薄的云层洒落在山间,给寒冷的冬日带来了一丝难得的温暖。忽然间,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山中的宁静。只见一名山下的哨探快马加鞭地奔上山来,口中高喊:“大当家的,有消息啦!”
褚燕闻声连忙迎上前去,急切地问道:“何事如此惊慌?快快道来!”那哨探喘着粗气说道:“启禀大当家,刚刚得到确切情报,黄巾军的残余部队首领张牛角已经重振旗鼓,准备继续完成当年张角未能实现的大业!
现在周边的流民以及其他黄巾残部纷纷响应,声势浩大啊!而且,那张牛角还特意派了使者前来邀请咱们一同共谋大事呢!”
褚燕听了这番话,心头猛地一震,原本黯淡无光的双眸瞬间闪过一抹亮光。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在经历了这么多风风雨雨、时过境迁之后,竟然还有人记得他这位昔日的黄巾渠帅。这些日子以来,他一直无所事事,整日沉浸在失败的阴影之中无法自拔。
而此刻,得知有人愿意与他一起再度奋起反抗,褚燕内心深处压抑已久的豪情壮志仿佛一下子被点燃了起来,连日来笼罩在心头的阴霾顿时一扫而空。
他兴奋地转过身,对着身后那几百名山贼弟兄大声喊道:“兄弟们,咱们的机会来了!张牛角将军还记得咱们,邀请咱们一起共举义旗,推翻这腐朽不堪的汉室江山!大家说,咱们要不要跟他一起干?”山上的众兄弟闻言,皆是群情激昂,齐声高呼:“愿随大当家赴汤蹈火!”一时间,喊杀声响彻山谷,久久回荡不息。
只见山上众人全部聚齐后,褚燕振臂一挥说道:“弟兄们,汉帝昏庸,官员贪婪无道,不给我们穷苦百姓一丝活路,如今又有张牛角将军在聚拢天公将军部队,重新起事,你们是否愿意再为我们的前程搏一搏啊?”
就在这时,只见那人群之中,有几个对褚燕忠心耿耿的头领挺身而出,他们情绪激昂地高声呼喊着:“我们愿意跟随将军起事!”其声音响彻云霄,仿佛要冲破这苍穹一般。紧接着,如同被点燃的燎原之火,越来越多的流寇纷纷响应,他们振臂高呼,齐声呐喊着:“起事!起事!”一时间,声浪如潮,震耳欲聋。
而此时的褚燕,则迅速行动起来。他有条不紊地整顿着手下的人马,经过一番清点和集结,总计竟有八百余人之众。这支队伍虽然人数不算众多,但个个都充满了斗志与决心。
随后,褚燕率领着这群士气高昂的人们,朝着张牛角事先约定好的地点进发。一路上,他们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只为能够早日与张牛角会合。
时间来到了一月中旬,此时的汉朝各地正沉浸在战胜黄巾军的巨大喜悦之中。新春佳节的来临,更为这个本就腐朽不堪的朝廷注入了一丝新的生机,宛如枯木逢春。汉灵帝龙颜大悦,开始毫不吝啬地大肆封赏群臣。那些平日里谄媚奉承的臣子们,此刻一个个笑逐颜开,争相向皇帝献媚邀功。
汉灵帝本人也一扫往日的阴霾,心情变得格外舒畅。他整日沉溺于笙歌艳舞之中,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放纵享乐。宫廷之内,丝竹之声不绝于耳,美酒佳肴琳琅满目,一派纸醉金迷、歌舞升平的景象。
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远在博陵的张牛角却正在紧锣密鼓地秘密筹划着新一轮的战斗。之所以如此急切,实在是因为他们这些残存的黄巾势力已经陷入了绝境。如今的他们,既无法享受到曾经应有的待遇,又不能进入大的城池,甚至连想要重新回归田园生活都成了一种遥不可及的奢望。无奈之下,他们只得在荒山野岭之间东躲西藏,过着朝不保夕、苟延残喘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