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栀知使劲的吸了吸鼻子,鱼汤的香味很浓郁,带着一股子熟悉的味道。
这种味道像是,鱼汤里加入了花椒的味道。
可安国人并没有往食物里加花椒的习惯。
所以……这鱼汤是苏墨琛煮的!
苏墨琛看过她煮饭。
每次她煮饭的时候,就喜欢和苏墨琛科普,怎么做才能将食材做的又美味又健康。
果真下一秒,又有人喊了起来,“这顿饭,苏将军请客。
苏将军说了,鱼汤管够。”
不知道苏墨琛是谁的人,赶紧询问,“哪个苏将军?
是常胜将军苏墨琛吗。
他不是断了双腿。”
有聪明点的反应过来,“咱们村里来的那个断腿的男人,不会就是苏墨琛吧。”
“我有个朋友就是他的部下,说他人可好了。”又有人接了一句。
木栀知听着这些夸耀,心底舒坦极了,她上前一步,“其实防洪的事情,也是苏将军让我劝说刘官爷和里正的。
不过他现在不是什么将军了,只是一个流放犯,大家莫要再叫他苏将军。
这样只会给他带来麻烦。”
这事她不能居功,必须让苏墨琛得了这名声。
就算以后他们起义,最起码有苏墨琛的好名声在,他们也算顺应民心。
闻言,不少村民立刻上前道歉,“不好意思,苏三娘子,我们不是故意的。
不过我们称呼苏将军称呼习惯了。
陡然需要改个称呼,我们也不知道称呼什么,要不苏三娘子给个叫法。”
木栀知也没跟大家客气,“这样,比我夫君大的,称呼他一声苏老弟,或者墨琛。
比他小的,称呼他一声苏大哥,如何。”
“好,简直不要太好。”
“听苏三娘子的。”
“这个提议不错。”
男人们都随意的很,刚刚还严肃的气氛,很快又活跃起来。
大家一窝蜂的朝王里正家挤。
木栀知是从后门进屋的。
她刚进去,便看到苏墨琛坐在院子里,视线落向后门的方向。
木栀知微微一愣,旋即笑着走过去,“你怎么知道我会从后门进来。”
她边走边脱蓑衣,抖掉上面的雨水后,挂到院子里的竹竿上。
苏墨琛朝她伸手,笑得一脸温柔,“因为我们是夫妻。”
木栀知很自然的将手递给他,“确实有点冷。”
苏墨琛将她的手握在手里,不停的呵气,又时不时的搓一搓,确定暖和了才停下,“我单独给你留了鱼汤。
按照你的交待,用开水煮的。
鱼汤奶白奶白的,很是清甜。”
说着,他已经将那会洗干净,且烤干的鞋子递到了木栀知面前。
其实他做的远不止如此,他那会还尝了鱼肉,鱼肉细腻,丁点不柴。
为了木栀知吃的方便,他特意将所有的鱼刺都挑了出来。
木栀知换上干净的鞋袜,背着苏墨琛进屋,看到桌子上的鱼肉和鱼汤,呆愣了许久。
鱼肉满满一碗,没看到一根鱼刺。
有的大块,有的很碎,但一点都不难看。
再看看鱼汤,确实是奶白色的,还特意加了葱花。
她放下苏墨琛,走过去,端起鱼汤喝了一口,确实是自己喜欢的味道。
她又尝了一口鱼肉,比她在现代吃的好吃许多。
“你怎么将鱼刺全都给挑出来了。”她喜欢吃鱼,但她不会吃鱼。
她小的时候有次吃鱼,被鱼刺卡住了喉咙,跑到医院挂急诊。
当时花了一千块,才将鱼刺弄出来,还打了好几天点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