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深沉,青河县政府大楼依旧灯火通明。顾晨坐在办公室内,目光落在桌上那份市委刚刚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书上,眉头微微皱起。
招商引资,这四个字在任何地方都是一道难题,而在青河县,更是难上加难。县里财政困窘,产业基础薄弱,招商难度可想而知。更何况,这份任务书并非单纯的经济工作,而是市委在试探——如果他做得好,或许能借此上位;如果失败,便成了背锅的牺牲品。
更让他警觉的是,这个任务的下达方式——不是县委书记陈国良亲自通知,而是由市委直接发文,要求他“牵头负责”,这意味着,他可能被某些人推到了前台。
顾晨的目光微微一沉,心中已有计较。
班子裂痕
第二天,县政府召开常委会,讨论招商引资事宜。会议室内,气氛一如既往地沉闷,县委书记陈国良坐在主位,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市委的任务大家都看到了,青河县的财政状况不容乐观,这次招商引资,我们必须全力以赴。”
坐在他下首的副县长高振庭冷笑了一声,语气中透着不屑:“招商引资谁都想做,可问题是,我们青河县有什么吸引力?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企业凭什么投资?这不是拍脑袋能决定的。”
顾晨听出了高振庭话中的火药味,知道他是在针对自己。这次任务由他“牵头”,等于绕开了高振庭这个分管经济的副县长,显然让对方心有不满。
“高县长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顾晨微微一笑,语气不急不缓,“但市委的决策已经下达,我们不能只看到困难,而要想办法解决问题。我在想,如果我们结合当前省里的产业转移政策,争取一些低端制造业项目,或许能找到突破口。”
“低端制造?”高振庭冷哼,“你以为这是十年前?现在的投资商看重的是市场、配套和营商环境,单靠政策,能吸引几个?”
顾晨不动声色地看向陈国良,见他没有表态,心下了然。这位书记显然在观察局势,没有急着站队。
而另一边,副书记李建国忽然开口:“招商引资确实要考虑现实情况,不过顾县长的提议值得一试。不管结果如何,至少是个方向。”
李建国表态支持,意味着他与高振庭立场不同。这让顾晨更加警惕——青河县的班子明显存在裂痕,而自己,正被推到裂缝的中心。
意外的靠山
会议结束后,顾晨回到办公室,心中思索着下一步的计划。招商引资任务不容有失,而县委班子的态度又让他如履薄冰。他必须找到突破口,稳住局面。
就在这时,电话铃声响起。
“顾县长,你好,我是张怀德。”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稳重的声音。
顾晨心中一震。张怀德,青河县的前任县长,现任市政府副秘书长,在市委有一定话语权。这位前县长为何突然联系自己?
“张秘书长,您好。”顾晨语气平稳,心中却警觉起来。
“听说你被安排负责招商引资的工作,任务不轻啊。”张怀德语气意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