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笼罩下的青河县城,霓虹灯映照在街道上,闪烁着光影的浮动。然而,在这表面的宁静下,暗流涌动,权力的较量正进入白热化阶段。
顾晨站在办公室的窗前,注视着远处灯火通明的青宏集团大楼,眉头紧锁。青宏集团的危机仍未解除,而市纪委对他的施压愈演愈烈,几乎到了步步紧逼的地步。
一连几天,顾晨都在与各方交涉,他明白,自己不能再被动挨打,必须采取更具针对性的策略,才能破解眼下的僵局。
---
青宏集团的反击
第二天一早,顾晨召开了紧急经济工作会议,除了县委常委,还邀请了县内几家重要企业负责人。
“各位,青宏集团的投资方撤资,表面上看是市场行为,但大家心知肚明,背后另有原因。”顾晨语气坚定,目光扫视众人,“但青宏集团不能倒,否则青河县的经济也会受到重创。”
企业家们纷纷点头,他们的利益与地方经济息息相关,青宏集团一旦出事,整个县的商业信心都将动摇。
顾晨继续道:“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市里施压,资金断裂,但我们可以寻找新的突破口。政府会提供政策支持,企业可以抱团取暖,共渡难关。”
一位本地企业家迟疑地问:“顾县长,您是说让我们共同投资青宏集团?”
“没错。”顾晨微微一笑,“既然外部资本撤退,那我们就自己干。政府可以协调部分财政支持,同时引入新的商业模式,比如设立股权基金,由县内企业共同出资,让青宏集团脱离单一依赖外资的困境。”
此言一出,会场内议论纷纷。有人担忧风险太大,但更多人意识到,这或许是青宏集团唯一的生路。
最终,几家企业达成初步意向,同意共同参与设立基金,为青宏集团提供短期流动资金支持。
---
省里的变数
就在顾晨努力稳住局面时,省里也传来了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