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5章 治国之道,在于‘民’(2 / 2)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首页

谷铭继续说道:“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减轻农民赋税,鼓励农业生产,兴修水利,发展商业。如此一来,百姓收入增加,国库自然充盈。同时,也要加强边防,精简军队,裁撤冗员,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荒谬!”另一个官员跳了出来,“精简军队?如今匈奴虎视眈眈,若精简军队,岂不是自毁长城?”

谷铭冷笑一声:“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精兵简政,方能提高军队战斗力。况且,我大秦将士,皆是勇猛之辈,以一当十,何须冗兵百万?”

他顿了顿,又说道:“与其将钱粮浪费在无用的兵员上,不如用于改善民生,发展经济。只有国富民强,才能抵御外敌入侵!”

朝堂之上,支持与反对的声音交织在一起,争论不休。

扶苏一直静静地听着,眼中闪烁着赞赏的光芒。

谷铭的这些见解,虽然看似激进,但却切中时弊。

正是大秦目前最需要的。

最终,扶苏拍板决定,采纳谷铭的部分建议,并下令组建一个专门的机构。

负责推行改革。这个机构,名为“革新司”,由谷铭全权负责。

谷铭一愣,心说:好你个扶苏,你这是把我架在火上烤啊。

变法?自古以来,哪个变法的人有好下场?

商鞅?五马分尸!

王安石?被罢黜、被流放!

他偷偷瞥了一眼扶苏,却见对方正襟危坐,一副虚心纳谏的模样,丝毫看不出半点私心。

谷铭心中暗叹:罢了,既然已经上了这条船,那就走一步看一步吧!

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为了天下苍生,拼了!

一位老臣听扶苏这么说,捋了捋胡须,心中冷笑。

这些改革措施,看似冠冕堂皇,实则漏洞百出。

且不说国库能否支撑。

单是触动了那些世家大族的利益,就足以让他焦头烂额。

到时候,那些世家大族联名上书,参他一本,看他如何收场!

“哼,年轻人,终究是太嫩了!”

老臣心中暗道:“就让你先得意几天,看你到时候怎么收场!”

……

散朝之后,扶苏单独召见了谷铭。

“爱卿今日之言,令朕茅塞顿开啊!”扶苏赞叹道,“朕一直苦于寻找治国良策,今日听爱卿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谷铭谦逊地笑了笑:“陛下谬赞了,臣只是略尽绵薄之力而已。”

“爱卿不必过谦,”扶苏拍了拍谷铭的肩膀,“朕对你寄予厚望,希望你能将革新司办好,为我大秦的繁荣昌盛做出贡献!”

“陛下可是对臣不满?”

谷铭突然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试探。

扶苏一愣,随即笑道:“朕怎会对少府不满?哦,不对,现在是叫司空了。”

他特意强调了谷铭的新官职,似乎想借此缓和气氛。

谷铭没有理会扶苏的玩笑,而是语气沉重地说道:“陛下可还记得商鞅之故?”

商鞅变法,功勋卓着,最终却落得个五马分尸的悲惨下场。

谷铭提起商鞅,显然是在担心自己的未来。

扶苏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他沉默片刻,说道:“商鞅之死,朕自然铭记于心。爱卿放心,朕绝不会让商鞅的悲剧重演。”

谷铭看着扶苏,目光中充满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