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花胡同。
铺满青石块的小径仅能容一辆马车行走,两边是青砖灰瓦的民居。
大概是年代久远,地面铺的青石块也坑坑洼洼了。
青砖砌成的墙已经斑驳不堪,大块大块地掉着砖屑,墙角爬满褐色的苔藓。
墙头的砖缝里,露出了土,长出半尺高的蒿子和野菊花。
几朵明黄色的小花在微风中摇摆,映着翠兰色的天幕,更显出几分萧瑟。
阳光从背后斜射过来,地上是两个瘦长瘦长的影子。
连玉盯着前方那紧紧挨着的一高一矮的两个身影,心里忽然一阵惘然。
这样一幕场景,多么令她神往啊。
假如,这不是这位乞丐大叔,而是文雄哥哥或者谢轩或者甚至是李游,那该多好啊!
然而,一个自己走了,杳无音信
一个闹掰了,含恨离去
一个被她决绝地赶回家了。
也好,一个人的日子,自在些,能够静静地,想些遥远的事情。
突然,连玉警觉地发现,前面的人影变了四个,在她和乞丐大叔的脑袋边,出现了两个圆圆的脑袋。
她突然明白,有人在身后,跟踪自己。
会是谁呢?狐白温?还是梅云笙?还是胡功武?
跟踪的究竟是自己?还是乞丐大叔?
待她突然回头,见两道黑影倏地飞上墙头。
乞丐大叔却似乎什么都没有察觉,只管低头看着地面,一点一点挪动着拐杖。
接连几天的苦雨,石块凹下去,积满了水,地面上一个个的小水洼。
连玉扶着乞丐大叔慢慢地走,挑没水坑的地方,一步一步地向前。
不到五十米的胡同,他们走了好久。
乞丐大叔充满歉意地看着连玉:“有劳你了!实在是对不住!”
连玉微微一笑:“你不是说,想认个妹妹吗?对妹妹你也这么客气来着?”
乞丐大叔盯着连玉道:“终归是萍水相逢,受之有愧!”
“到了,应该是这里!”
连玉看到那熟悉的门楣,上面嵌着砖雕,那砖雕上有字“积善人家”。
门上的红漆,早已已经脱落,只剩的暗红色斑点。
连玉轻轻地拉着门上的饕餮衔环,轻轻地叩门。
不一会儿,只听到那屋里传来脚步之声。
“谁呀”
沙哑的声音,连玉听得出来,是那会做棉袄的老大娘。
“大娘,是我,有生意啦!”
门“吱呀”一声,打开了,一位头发半白的大娘,慢慢地探出身来。
她左手拄着一根棍子,右手却拿着一把剪刀,神色严肃,充满防备与警觉。
“大娘,是我。一个月前,我还在您这里做了一身新衣裳,您忘记了?”
连玉赶紧解释。
“不对,怎么一股冷飕飕的生人气!这里,还有一个人,老身的感觉不会错!”
老大娘手里拿着剪刀,放在胸前,显然她是在防守着什么。
“哈哈,大娘,您误会了啊。这里是有一个人,不过却是一位乞丐大叔,眼见天冷了,我带他来作身棉袄。大娘的手工活好,您家又是真材实料,穿上身很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