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引咎(2 / 2)女帝传奇首页

鲁王爷听完了矮胖子的陈述,他几乎信不过自己的眼。

堂堂的九门提督,居然去东安市卖菜。

这简直是丢人现眼,简直给朝廷抹黑呀。就凭这自己都可以上本秦他“有失官仪”。

可是当他听说,他居然可以轻轻松松就把九门提督给让出来,鲁王爷又有点犹豫了。

他实在想不通,这么人人艳羡的九门提督的,怎能说辞就辞了?

这有点像拔河,一个人苦心孤意、用尽心血。

绞尽脑汁,而另一个人不费吹灰之力就放手,这实在让他想不通。

怎能这样呢,兵不血刃,别人就投降,这实在不好玩,没有什么成就感,倒显得他鲁王爷心胸狭隘。

不行,绝对不行,没有那么容易。

他必须让他叫费尽周折。

然而他突然想起。

他还有正经事要做。怎能在这样一件小事上花如此大的心思呢?

既然他要辞,那就让他吃好了。

假如他真的辞了。那么谁来接替他呢?

他忽然想到了一个人,他忽然现在从前的门客陶英。

但一想到那陶英,绝绝非池中之物。

不可控便养虎为患,到时候,反而把自己给咬死。

倒是王寻心里内疚。

他看着刘树德在风中走远的身影,心里一阵的惘然。

他就这样把一个人的一生就这么轻而易举地给毁了。

这实在不是他想要的结果。他顶多是想有什么东西可以约束他一下。你让他没那么顺畅的,在那就九门提督之位上,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可此刻,看到一个人就这样走走了。他倒了,心里突然有一种罪恶的感觉。

他跟鲁王这算什么呀?狼狈为奸。

把天下人百官的把柄牢牢地拽在手里,他真的就快乐吗?他一点儿也不快乐。

就如一个人,你突然知道他的另一面,然后突然的觉得这个世界欺骗。

幻灭的感觉,比死亡都难受。

不如什么都不知道!有人说蒙在鼓里是最快乐的。

但他呢,所有官员的劣迹他都了如指掌。

这时候,他感觉自己就像那个耍猴戏的,看着别人在台上的表演,然后自己想想也滑稽,还是自己吗?

然而另一个声音却回答“没错,这个世界就是一场戏。每一个人都是一个角色。你把你自己养好了还不够。还必须知道别人怎么演,该怎么演?他演好了没有?他为什么没演好?”比如这刘树德,他就在那一刻没有把握好自己,从此他的角色就不再是他自己,是分裂的,他再也没法统一自我。

刘树德远远地走了。

他觉得这样一个收鞘很好。老实说,他不是一个善于选择的人,有人替他选了,他喜欢这种走投无路的感觉,别无选择,反而是他最好的选择。

除去了刘树德,鲁王爷心里的一块石头算是放下了。

可是下一步这个人选怎么办?去哪里挑选一个可靠之人?陶英否定了。还有谁?他忽然想到了一个人。

那么,唯有一人可选,那就是胡功武。对,就是他!

此人好大喜功,刚愎自用,反而最好控制。

金兰殿之上。大臣们序齿排班。

突然,刘树德走出来,他对他对着延龄皇帝深深的一拜:“皇上,臣有本要奏!”

皇帝见他出列有一点点诧异。这刘德树平时轻易不说话,是个沉默寡言之人。

于是皇帝笑颜逐开,他问:“刘爱卿。所奏何事?可是为边关之事?”

刘树德摇摇头:“臣要弹劾自己!趁犯了欺君之罪,请亲皇上责罚。”

皇帝哈哈一笑:“刘爱卿,这满朝文武,谁不知道忠诚守信?你说你犯了欺君之罪,罪从何来呀?”

刘树德只得往地下一跪“臣母病逝,臣本该丁忧,为母守孝三年。然,臣却贪慕功名,秘不发丧,继续参加大比之试。科考结束才将母亲去世之事公之于众。此乃不忠不孝行为,犯了欺君之罪,请皇上责罚微臣。”

满朝文武面面相觑,谁都想不到,这个平日沉默寡言的九门提督,这个耿直正直的人。心中却藏着这么一个秘密。

人群中议论纷纷。

有人说:“母亲去世,却不丁忧,而是参加科考,这违背了本朝以孝治天下的宗旨呐”。

大臣们纷纷附议,一致认为刘树德是不可饶恕的。

不孝,继而,不忠。

鲁王大喜,趁机说:“这九门提督,如果再让他当,恐怕难以服众,所以必须得有人替代他。”

大臣们,心中暗暗高兴。

皇帝看着刘树德,无比的懊恼,更加焦虑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