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俩个一联手,宫中就基本没有姐姐赵丽云说话的份儿。
纵然是皇帝的亲娘,那又怎样?照样地狄、李二人死死地压在底层,几乎没有机会见到延龄。
即便有机会见,那延龄似乎压根不待见他的亲娘。
其实,说到延龄不待见自己的亲娘,其实这是冤枉了延龄。
他虽然是个十五岁的孩子,但打小在深宫之中,见过了太多的残酷,他太明白自己的处境了。
没有狄皇太后,没有狄家的扶助,他延龄什么都不是。
何太妃之子郑王祁十二岁,林太妃之子齐王允十岁,秦太妃之子淮王锷九岁。
随意一个王,只要狄太后愿意,她都可以收养为嫡子,可以立为太子,然后随意抓住一个把柄,就可以把自己这个皇帝废掉。
他打当上这个皇帝,没过上一天安稳日子。
看似大权在握,却处处掣肘。狄皇太后虽然远居深宫,可她的控制却无处不在。
延龄不知道,身边的太监和宫女,究竟有几个不是狄皇太后的眼线?
一次,母亲赵丽云来他的寝宫找自己,很快地就传到狄太后耳朵里。
狄太后闻风而来,她面带春风,却美目含愁,她语重心长地对赵丽云说: “妹妹若是无聊,不妨去找姐姐谈心,姐姐一个人呆着,也乏味得很。延龄年纪尚需自我历练,他小小年纪,每日要处理军国大事,咱们身为妇道人家,一旁看着也干着急,也帮不上忙,不是这自己添堵吗?姐姐知道妹妹是心疼自己的儿子,姐姐不也是吗?毕竟,延龄可是我从几个月大养大的,从身上掉下来也没什么区别了!”
狄太后一番不软不硬的话,让赵丽云哑口无言,也让她惊惶不已。
果真,自己的儿子,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有人要真刀真枪地跟自己抢了。
先前弟弟赵天宝几次提醒她,她还不信!
如今,切切实实看到了,那个女人,时刻在提防着她,而且在延龄身边设置了太多的内线,一有风吹草动,她就前来,不惜一切代价,也要防止延龄对他生身母亲产生亲密感情。
这一切,延龄焉能不知道?他装作不知道而已。
他不动声色地看着狄太后的表演,又看着自己母亲赵太妃一脸窘迫尴尬的模样,内心有一种隐隐的不忍,却不便说一个字。
他知道狄太后此刻正在严加防守,密切地观测着他的一举一动。
于是他走到赵太妃面前,带着几分冷淡的神情道:“赵太妃,永安殿不是你该来的地方,以后,你只许在后宫内走动。你若烦闷了,不妨经常去找太妃们聊聊,或者,也可以找找母后,诉说一下,我这里,只有军国大事。”
延龄说完,唤来唐德:“送赵太妃去春和轩歇息吧,一路劳顿,也累了!”
赵丽云又恨又羞,她猛地一转身,大踏步地跨出永安殿,这就是她的亲生儿子!
他的眼里,完完全全,没有她这个没有什么权力和地位的亲娘。
他的心里,完完全全,只有狄家,狄观云,狄观澜
目送赵丽云踉踉跄跄地走出永安殿,延龄的心里十分不是滋味。
那可是他的亲娘,十月怀胎生下自己的亲娘!
可成长十五年,他从没有什么机会,叫她一声娘。
狄太后似乎也觉得自己有些过了,她带着几分歉意看着延龄,她觉得自己是在捍卫一个母亲的权利。
她在做防守,她决不永许,谁人从她手中夺走延龄。
她更害怕的是,有朝一日,皇帝能独立支持了,翅膀硬了,能自己高飞了,将狄家狠狠地甩在一边。
甚至会废掉她这个皇太后,而另立自己的生身母亲为皇太后?
想到这里,她便觉得不寒而栗,为了防患于未燃,她不得不在延龄身边安插了自己的眼线,宫女,太监
然而,她不知道的是,她犯了延龄最大的忌讳!他生平最恨被人控制,被人监视!
延龄虽然表面上不说,依然是面带微笑,然而内心却慢慢升腾起一种抵触之情。
这种抵触之情慢慢地升腾,发酵,便变成了一种隐隐的厌恶。
所谓的母爱,在延龄的心中,也慢慢变成一种维护自身的既得利益的霸道和独断乃至专权。
可他延龄,从走向龙座的那一刻起,他就暗暗下决心,决不允许自己变成任何人手中的傀儡。
不是狄观澜的,更不是她狄太后的,他要做一个盛世明君,而不是像他父亲一样,昏庸懦弱无能。
对外,一味的求和,俯首称臣对内,任它民生凋敝,国力羸弱,他只顾自己在深宫之中炼丹以求升仙入道。
所幸,他死了,这个摊子若让他再守着,必然垮塌。
还好,他延龄把它接过来了,扛起来了。
但也从此,将自己放置在火架上烤起来了。
嫡母,生母,几个国舅,朝臣,士林魁首,武林元勋,开国元老,重要谋臣,无一能得罪,无一是省油的灯。
他延龄只好小心翼翼,协调多方,忍,稳,准,狠,这是他的算法和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