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乎,明安便让根叔带队出去采购时,跟附近村庄多多宣传,许下了“开荒分田少纳粮”的承诺。
这月冥山脉并不是只有月冥村一家村子,边缘地带还错落分布着些小村子,就是离官道近了点,少不了被上门收税敲竹杠。
这帮村民刚开始听说开荒分地少纳粮,以为是爵爷先把人骗人过去再宰肥羊,任周根等人怎么吹捧明安的仁义宽厚,就是不信。
直到山宗关黄昏时分出来了一波纳粮官,各个官靴的靴底都是铁皮子做的,拉着马车往村子方向走,走到一半结果车子翻沟里,大斛大秤全摔了出来。
官爷见状,只好张罗着修车扎营,被那些村民瞧了个正着,吓得连夜收拾好铺盖掏空粮食,拖儿带女进了山脉投奔月冥村。
来了以后,就后悔了,后悔没早点来。
明爵爷那仁义啊,那是真仁义!
哪家勋贵跟他一样,穿了身麻衣混在平民中一起帮干活,每顿都是大锅倒满满当当的米粮和肉末熬油水肉粥,把一个两个喂得嘴油肚子饱,晚上睡觉都踏实。
“与百姓同甘共苦”,“大锅肉粥管饱”,“不嫌弃老弱残统统收留”,这一道一道的美名一传十,十传百,附近穷苦人家和战乱流民知道了,越来越多人举家往这儿迁,明安也是来者不拒,短短一个月时间,人数已经聚集到将近两千人。
这些人中,青壮汉子只有三成,七成都是女人和老幼,每日的粮食消耗都是白花花银子往外流。
叶小秋原是小城酒家掌柜之女,能打算盘会记账,明安抽空教了她阿拉伯数字和现世的小学数学后,成了月冥村的财务会计负责管账。
她本就有些管家婆性子,见到明安如此仁义当然敬爱,可也担心这么多人能干活的汉子却不算多,这样下去迟早要坐吃山空,便小心翼翼劝了劝明安,明安却是哈哈大笑不以为意,继续扩大宣传。
“只要愿意来月冥山脉开荒,无论男女老幼,我明爵爷统统收留管饭!”
消息慢慢扩散开去,明安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苦命人过来,只是需要花些时日。
明安需要做的,就是稳住基本盘,一步步发展,把来的人牢牢吸纳在这里,认可这里的一切,从“九州人”逐步变成“月冥人”,再到最后的“北境人”。
这些日子燕凌天一路砍伐,一直把月冥村所在的整个山谷都砍倒,周围山势恰好能围住这一片连绵谷地,明安才让住了手,让燕凌天顺着谷势在关键处插好栅栏,简单围成个雏形山镇的大小。
明安估计了一下,这个山镇有河水流过,果树林野菜林都留了,把剩下树桩子和杂草慢慢清完,再循序渐进建房子,足够做一个容纳五千人生产生活的山城,美其名曰,“月冥山脉一期工程”。
发展区域的界限开拓完毕,下面就是对内建设。
叶小秋的说法很有道理,能干重活的只有三成,运输采买之类中等活儿的占三成,剩下四成都是老弱残,只能干轻活儿,比如家中缝纫,打理农田,做饭料理,或者采野菜,抓野兔之类的。
当然,这只是以九州传统农业角度来看待的劳动力分配,而从明安的眼光来看,一切有智慧的生命,都有生产价值,价值的多少,取决于对技术的认识。
如果只是传统农业技术角度,这些人都是拖累。
但从国富论和现代工业技术角度,这些人一旦经过明安手上的科技赋能,大幅度提高单位时间的生产价值后,将会爆发惊人的生产力。
垦田和建屋工作还在紧锣密鼓进行,明安开始准备第一样商品生产,他要给一个月后到来的王富贵,一份大大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