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营糜烂已久,里面全是些混吃等死的兵油子,对应的将领也久疏战阵,与朝中大臣关系不清不楚。
这支原本拱卫京师的三大营,现在也不太可靠!
必须从外地召一支新军,这支新军初来乍到,在京城没有根基,那就必须要依靠他这个皇帝。
可大明虽大,哪里去找有战斗力,忠于皇上的部队?
朱由校说了句乏累,避入侧厅卧床休息,实际上却隐入系统。
“明末死战不退,忠于大明的部队有哪些!”
“叮,扣费一百,是否继续!”
“继续!”
天幕冒出来无数的视频,朱由校认真地看着各个视频的介绍。
现在账上只有六块钱了,可经不起浪费。
挑选了半天,朱由校终于选定一个。
天幕上,一个可爱少女对着朱由校侃侃而谈。
“什么?后世连一个少女的知识,都如此渊博的吗?后世的教育水平达到如此之高的地步了?”
不由朱由校细想,那少女张口说道:
“明末,有许多人投靠的清朝,清朝也趁机建立起汉八旗,这汉八旗在清朝建立的过程中起了巨大的作用。但是,他们都是一群败类!”
“还有许多建制完整的部队,为了大明拼尽了最后一滴血!”
“首当其冲的是关宁铁骑,这支部队直到大明消亡,他们还在防线上苦苦支撑。这关宁铁骑里面虽然有吴三桂这种大叛徒,但绝大部分都是忠于大明,为大明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孙传庭的陕军,这支部队是李自成的劲敌,多次打败了李自成。只是因朝廷糜烂,令孙传庭身死败亡,孙传庭死后,陕军仍继续抵抗清军和农民军,不愧为我三秦子弟!”
“天雄军,卢象升创建的天雄军,以勇猛无畏着称,擅长近战和夜战,卢象升死后,余部坚守抗清,展现出较高的忠诚度。”
“孝陵卫,在明朝灭亡,南明失陷的情况下,孝陵卫仍坚守明陵,与清军血战到底,最终全部壮烈战死,体现了极高的忠诚和气节!”
“锦衣卫,明朝末年,锦衣卫绝大部分人依然忠于明朝,参与了对抗李自成和清军的行动,直至明朝完全灭亡!”
“秦良玉的白杆兵,这支部队建立时间悠长,参与了援辽抗金之战,平叛奢崇明,大明失陷,又北上勤王抗清,打满全场,忠勇无敌!秦良玉是写入正史封侯的女将军。”
朱由校脑子轰的一声。
关宁铁骑声名在外,又是孙先生一力组建,而且他们本是失地辽民,与清军有血海深仇,坚持到最后并不奇怪。
没想到的是,孝陵卫竟然这么有种,他们说得好听是孝陵卫,说得不好听不过是守墓人,明朝对他们并无多大的优待,可他们竟然全员战死,和大明共死,这是令朱由校没有想到的。
锦衣卫,世受皇恩,也表现出了极高的忠诚,这让朱由校很满意。
再说天雄军和秦兵,他们都是后面才出现的,一时半会也用不上。
这些部队,有的还没有组建,有的虽有血勇,可不堪大战,比方孝陵卫。
而锦衣卫只是一个特务组织,并不擅长战争。
唯二可用的只有关宁铁骑和白杆兵。
可关宁铁骑要防守关锦防线,不能抽调。
唯一可用的只有秦良玉的白杆兵了!
对于秦良玉,朱由校对她也有所耳闻。
辽东之战,秦良玉派遣兄弟秦邦屏、秦民屏领四千白杆军,在浑河之战中大发神威,逼得皇太极领亲卫抽刀。无奈明军崩溃,光凭四千白杆兵不足以力挽狂澜,秦邦屏于此战身死,而秦民屏于两年后也不幸身亡。
秦良玉兄弟死于清朝之手,与清朝有杀兄之仇!
而她以一介女身,立下军功无数,算得上是大明奇将,可以委以重任。
“传!!”
魏老狗这次精神高度集中,一听到陛下吩咐,立马跑到朱由校的身边等候指令。
“这次你倒跑得挺快!”
朱由校解决了一件大事,心情很不错:“着令,秦良玉领白杆军进京受赏。孝陵卫守陵有功,着三千精壮入京封赏!”
魏老狗一呆,陛下这是唱得哪一出啊?
秦良玉远在四川,若要封赏的话派人传令即可,何必要求秦良玉领军北上?
这是什么意思??
孝陵卫那就更扯了,大明建立以来,还从来没有让孝陵卫来过京城。
这次让孝陵卫挑精壮三千来京受赏,这又是什么意思?
“哈哈哈!”
朱由校看着老狗发呆,心中莫名的一阵喜悦。
两支完全不受文臣影响的部队,只要自己操作好了,就可以建立起一支忠于自己的强军。
有了强军,又有擅长练军治军的新进勇将,何愁大明不兴!!
孙承宗擅于战略,卢象升长于治军,黄得功有骑兵优势,孙传庭有最强的陷阵军,秦良玉有最强的山地步兵。
统帅,勇将,悍卒都有了,再配以银钱,我朱由校不信了,我弄不出来一支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