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天五星农场,朱由校看到一个巨大的地窖,外面天气寒冷,可地窖里却温暖如春。
几百张半透明的琉璃瓦片透过微弱的光再结合地窖里的火把,让整个地窖十分明亮。
两片不大的土地上,铺着两块绿绸随意地铺展在土地的怀抱中。
通气口的微风吹过,番薯花轻轻摆动,散发出一缕若有若无的清香。
朱由校大奇,他贵皇帝自然在寒冬中能吃上菜蔬,只是他并不知道如何种植,当时已有人在地窖里培植反季节植物,如今一见,深感震憾。
土豆花有紫有白有粉,甚是好看,怪不得人们当初拿它当作观赏植物。
一老一少两个人,紧张地盯着朱由校。
朱由校转头道:“这两片田地种的想必是土豆和番薯了,哪个是土豆,哪个是番薯?”
老人道:“回朕下,颜色繁多的是土豆。”
朱由校好奇看着眼前这个苍老的学士,“你是?”
“臣蒋一葵,幸得陛下召唤,臣必以死回报!”
朱由校挥了挥手,笑道:“别动不动就死啊活的,你可是我大明的神农啊!听说土豆这玩意产量巨大,你们也真是有本事,竟然能在寒冬里种开花。朕倒好奇,世间竟有如此培植方法!”
蒋一葵拱拱手道:“冬日一片白茫茫,看久了甚是无趣。所以就有大户人家专门建起暖房,一开始只为温暖之用,没想到在温暖的暖房里竟然可以种植花木。此例一开,家里稍有资产的都会在府中建起花房,同时可以产出一些果蔬。”
朱由校道:“万事有自然之法,严冬产绿植,真是巧夺天工啊!”
一群蜜蜂在花丛中乱飞,朱由校更是好奇:“你们哪搞来的蜜蜂?”
蒋一葵道:“这是民间之法,如果没有蜜蜂,花植就不可能开花结果,臣也不知道其中道理,只是知道若要果实,必须要放蜜蜂。”
朱由校没有在意这细节,转头看向旁边的青年,魏忠贤适时介绍:“此为陈振龙长子陈子明,陈振龙十年前就去世了,陈子明为续父亲遗愿,一直在广东大力推广番薯种植,是为番薯专家。”
朱由校罕见地朝陈子明拱手,道:“陈振龙排除万难将番薯带回大明,实为我大明功臣。你现在是否有功名在身?”
陈子明心中大喜,急忙道:“草民未曾中举,为秀才一个!”
朱由校摸了摸下巴,道:“陈振龙有功于国家,就擢升你为十三清吏司的员外郎吧,专门负责北方地区的番薯种植。”
“草民跪谢皇恩!”
朱由校看着地窖边一堆圆滚滚的东西,道:“这是土豆和还是番薯!”
蒋一葵指着一堆粮食道:“黄色较小的是为土豆,大个偏紫的是番薯。”
“这两个玩意产量如何?种植是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