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凛冽。
朱由校在一众侍卫的簇拥下站在高台之上,目光炯炯地望着前方的五枝架在马车上的大铁炮仗。
高台之下,徐光启带领着众多工匠紧张的检查着铁炮仗――这可是皇帝亲临,万一这个炮仗乱炸,炸死自己那是小事,要是炸到皇帝那可连九族也要跟着倒霉了。
工部的大小官员因为有不少参与过火器司的工作,也被朱由校一并叫来观看。
朱由校看着大小官员神色各异,站在一旁边不停地交头接耳。
这群家伙,也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
朱由校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对朝廷官员的清洗十分的不顺利,他们尽管都被顾金印抓到了诏狱,可大明是法制社会,你说干掉个把大臣,那直接砍死即可。
但是,这可是大半朝廷官员啊!
你总不可能直接干掉吧!
皇帝随心所欲?
那是谣传!
皇帝的权力经过千百年的激烈拉扯,到了这个时代已经很规范了。
搞掉官员,可以!
但是需要名正言顺。
皇帝需要犯事大臣具体的口供,证据,证人,三证齐全之后,才能由三法司进行审问、定罪。
然后交于内阁商议,内阁商议之后,方能由皇帝批准。
可现在,他们在诏狱抱成一团死不松口,要名正言顺的干掉他们,实在是有点困难啊!
再说了,明朝的官员体系以师承、地域为主。
新提拔的大量官员,除了朱由校从三大营提拔的人员,其余人等都与诏狱里的那群人或多或少都有联系。
你让他们怎么去审理?
自从这件事情发生之后,已经有三十几人宁愿归隐,也不愿意做这份得罪人的差事。
无奈之下,审讯这群人的工作只能依靠锦衣卫和东厂的人员去做了。
锦衣卫虽为皇家侍卫,但人家也有自己考虑,对此事并不上心。
而东厂的人虽然可靠,可毕竟都是太监,对付这些老家伙实在力不从心,经常被这些老油滑驳得哑口无言,更别说从他们那里搞到证供了。难啊!这些人也不知道要处理到猴年马月去了。
“陛下,一切检查完毕,可以试射。”
徐光启大声报告:“是否开始?”
徐光启的声音把朱由校拉回了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