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章 劫后余生(2 / 2)山河风雨情首页

“恳请大人开仓放粮,救助我们这些黎民百姓。”有人高声喊道。

“对,对,对,开仓放粮。”众人纷纷应和。

“乡亲们呐,你们且听我讲。并非本官不愿开仓放粮,实乃官府所存的粮食全都被洪水冲走了。”赵扩一边抹着额头密集的汗水一边解释道。

百姓们听闻此语,在震惊之余愈发怒不可遏。

“你这昏官,皆是因你救灾不力才导致这般惨状。”

“就是如此,洪水来袭之时,为何不见官府有所行动?”

“恐怕知县大人只顾着抢救自家的财物了吧?”

“岂有此理!难道我们老百姓的性命就这般不值一提吗?”

……

百姓们你一言我一语,县衙门口乱成了一锅粥。

就在这时,师爷派去探查灾情的人回来了。他神色略带凄然地禀告道:“大人,情况不妙,灾情远比我们想象的严重,很多村庄都被洪水淹没,房屋倒塌,农田尽毁。百姓伤亡惨重,失踪者更是不计其数。”

赵扩听了,只觉得眼前一黑,差点晕倒在地。宋师爷赶紧上前扶住了他。

而百姓们听闻此言,更是怒不可遏。

“赵扩,给我们个说法!”百姓们愤愤不平地说。

赵扩强撑着身子,声音颤抖着说道:“乡亲们,这……这确实是本官的过错,本官愿意竭尽全力弥补。”

宋师爷在一旁附和道:“大家稍安勿躁,大人一定会设法解决的。”

“解决?怎么解决?我们现在就要看到实际的行动!”人群中有人高声喊道。

这时,一位年轻的后生站了出来,大声说道:“赵扩,你若不能给我们一个满意的交代,我们就去上面告状!”

赵扩一听,心中愈发慌乱,连忙说道:“万万不可,本官这就设法筹集粮食和物资。”

宋师爷眼珠子一转,凑近赵扩耳边低语道:“大人,不如先安抚住他们,开设粥铺,并承诺几日之内必有解决方案。”

赵扩点点头,对着百姓说道:“乡亲们,给本官三日时间,必定会有救灾的粮食和物资送达。”

百姓们半信半疑,但也暂时停止了喧闹,逐渐散去。

赵扩回到县衙之内,瘫坐在椅子上,叹息道:“如若本官当日听从杨霖之计,就不会有今日之忧困了。县城百姓尚可有粥可施,可下面乡镇村野……”

宋师爷缓缓说道:“乡镇村野中那些幸存者,虽然躲过了洪水,恐怕也躲不过饥饿和疾病了。”

“这……这……这可如何是好?如果被朝廷知道……”赵扩着急地走来走去。

“为今之计,只有尽快寻求知府大人的庇护和救济。”宋师爷捋着山羊胡子,沉思了片刻说道。

赵扩停下脚步,一脸犹豫道:“知府大人会帮咱们吗?万一他不愿伸出援手,反而怪罪下来,那可如何是好?”

宋师爷赶忙说道:“大人,如今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试一试总比坐以待毙强。再说,您和知府大人素来也有些交情。咱们此次前去备上厚礼,言辞恳切些,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赵扩咬咬牙道:“也只能如此了,那你快去准备礼物。对了,去夫人那里把那对如意玉麒麟取来也一并带上。”

师爷领命而去。

知府崔得安的府邸,设在闵江。

夜已深沉。

月光如水,洒在那略显陈旧的朱门上,映出一层朦胧的银纱。院墙在月色下显得更加深沉,仿佛将府中的一切秘密都隐匿其中。

庭院里,那几株朴素的花木像是被夜色凝固了,一动不动。微风偶尔拂过,叶子发出轻微的沙沙声,更增添了几分静谧。

书房布置简洁,却又不失雅致之韵。一张宽大的书桌稳稳地置于书房中央,桌上文房四宝摆放得整整齐齐,旁边还放置着一些文件。书房的角落里,一个古朴的书架安静矗立,上面琳琅满目地摆满了各类书籍。

书房的墙壁上挂着几幅字画,皆为知府大人的心爱珍藏。其中一幅乃是郑板桥的墨竹图,笔墨洒脱,淋漓生动。另一幅则是知府大人亲自挥毫而就的书法作品,字体苍劲,力透纸背。

知府崔得安是位偏爱简单整洁的中年人,头发向来梳理得一丝不乱,胡须也修剪得恰到好处。

此刻,他身着一件半旧的蓝色官服,斜倚在那张略显破旧的太师椅上闭目养神,月色透过雕花的窗户洒在他略显疲倦的脸上。

老贾虽不苟言笑但却懂得察言观色,他轻轻地挥了挥手,仆从们便纷纷悄然退下。他又轻轻地关好房门,仿若雕像般静静地立于门外守候。

月影婆娑,清冷的月光透过树梢的缝隙,斑驳地映照在房间的地面上。那淡蓝色的窗帘在若有若无的微风中仿佛轻微晃动了几下。

书房内不知何时如鬼魅般出现了一个黑色劲装的蒙面人,犹如暗夜中的幽灵。

“来者何人?竟敢擅闯本官书房!”崔得安猛地睁开双眼,眼神中闪过一丝惊愕。

黑衣男子声音低沉地道:“韩香主,难道连我都认不出来了吗?”他的嗓音仿若沉闷的鼓点,于这寂静的书房中悠悠回荡。

崔得安听闻此语,猛然站起身,开始上下仔细地打量着蒙面人。

只见他的上衣领口紧束,袖口镶着一圈细密的银色纹路,仿佛夜空中闪烁的星辰,在黑暗中隐隐透出一丝冷冽的光芒。黑色皮制的腰带上面镶嵌着铜质的扣环,扣环上刻着玄武堂独有的徽记——一只栩栩如生的玄武神兽,张牙舞爪,霸气尽显。

“您,您是周堂主?”崔得安吃惊地问。

“不错。”玄武堂分堂主周大勇一边说,一边扯下面巾,露出斧凿刀刻般硬朗刚毅的面容。

“属下不知堂主深夜造访,还请恕罪。”崔得安无比恭谨地说。

“无妨。韩香主,关于闵江突发洪灾一事,我接到少教主指令,有些事情要交代与你。”周大勇道。

“请周堂主示下。”这假扮崔得安的玄武堂分堂香主韩厢道。

“闵江突发洪水,尤以黎县为重。那黎县知县赈灾不利又怕丢了乌纱帽,所以前来寻求你这知府大人的庇护,想想明日也该到了。”周大勇道。

“那属下该如何行事呢?”韩厢问道。

“你且附耳过来……”周大勇道。

……

月亮渐渐升高了,银白的光辉透过窗户的缝隙,如水般倾泻在屋内。屋内仅剩下“崔得安”独自一人,四周弥漫着静谧而凝重的气息。

他双眉紧蹙,在摇曳的烛光映照下,面色显得变幻莫测,时而被阴影笼罩,时而被昏黄的光线照亮,仿佛正反复斟酌着方才与周大勇的交谈。

而屋外,夜色如墨,万籁俱寂。

老贾仍旧宛如雕像一般伫立在门外,纹丝不动。清冷的月光洒在他身上,勾勒出他笔直的轮廓。

唯有偶尔拂过的微风,轻轻撩动他的衣角,才稍稍显露出他并非一尊真正的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