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章 他那么缺德怎么没被打死?(2 / 2)传说中的沈藏拙首页

于是,赵老爹拎着他儿子的耳朵,要他亲眼观摩一下,天才同窗是怎么学习的。

而郑知南被热狠了,于是敞开门窗透透气,他正看话本子入了迷。

然后赵老爹和他儿子,一前一后踏进屋子,刚进门就发现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原来这位天才同窗,也会看杂书,躲懒偷闲?

说好的头悬梁锥刺股呢?

赵大一下子挺直了脊梁骨,觉得能在老爹面前,难得地扬眉吐气一次。

别看赵老爹虽然平时,张嘴闭嘴羡慕人家儿子好,但这时候,心态难得和赵大同步。

原来他不是一直那么优秀到令人发指呀,他也有老虎打盹的一面呀,这样想想,父子二人原本燥热的心情,忽然平复了一丢丢。

赵老爹脸色变得无比和蔼道:“小郑呀,偶尔放松放松也好,你喜欢看什么类型的话本子呀?伯伯待会命人给你搜集过来”。

然而——

郑知南客客气气,用一种十足欠扁的语气道:

“赵伯父见笑了,晚生正在训练自己一心二用的能力”。

哦~

赵老爹第一次觉得,郑知南这小子,有点“装”。

不过,只是小辈的自尊心还是要顾及一下的。

但,没想到,接下来郑知南就完整流畅地,抑扬顿挫地,把赵大3天没背下的文章,一字不差,甚至,随便挑出哪一句,他引经据典,旁证博弈,能胡说八道到令人拍手叫绝。

赵大的脸色,一下子变得开了酱油铺似的,十分精彩。

赵老爹忽然体会了一把他儿子的绝望——原来在天才面前,揠苗助长是没有效果的。

郑知南爱装又怎么呢?谁让他有资本装呢。

哪怕这几天郑知南天天开小差,睡懒觉,但偶尔听一耳听赵大念那篇文章。

只两遍——他就记住了。

不过好在,他“装”过了头——

赵老爹再也不逼自己儿子头悬梁锥刺股了。

而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让赵老爹是彻底动了,想把郑知南这尊大佛请出家门的心思呢?

同样是一个燥热的午后。

赵大起了厌学的心思,一个9岁的男孩,都已经半大的个头,却抱着柱子狼嚎一样哭。

“这篇文章字数太多了,我就是背不出,我就是没有念书的天赋,你打死我好了。”

赵老爹撸起袖子准备开揍。

郑知南11岁,个头不算高,却像个幽魂一样突然闪到父子俩面前,很臭屁地抬起头。

加上一个很欠揍的口吻。

“让赵伯父见笑了,这篇文章,是晚生的拙作,称不上一个难字”。

嗯,他摸了摸鼻子,重复道:

“其实,蛮简单的”。

没错——这篇文章是郑知南7岁时,即兴挥毫的作品,被先生当成范文,要求所有学子都得全文背诵,观摩他遣词造句的华丽。

赵老爹一下子停了手,红了脸。

看了看郑知南,又看了看自家儿子,于是默默低下了头。

把儿子往屋里一扔。

“砰”地一声关门。

这是伤自尊了。

后来呀:

他这个天之骄子,从高台摔下,摔得粉身碎骨。

我这个豪门贵女,从黄粱梦醒,落得贻笑大方。

我和他相依为命的那几年,郑知南偶尔说说心里话,他说:

“其实在赵家借宿的那段时间,他不知道多羡慕同窗赵大,不是因为他家有钱,而是赵大有一个替他操碎了心的爹”。

瞧瞧,郑知南就是这么又装又贱又缺德——明明骨子里是羡慕的,却老是要去碍人家父子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