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市上,商队往来如织,店铺琳琅满目,百姓安居乐业,处处洋溢着祥和富足的气息。朝堂之上,大臣们各司其职,奏对有序,一派清明景象。然而,岁月不饶人,繁重的朝政还是让太子感到力不从心,立储一事,也迫在眉睫,成为了朝堂上下瞩目的焦点。
太子与林悦育有三位皇子,个个禀赋不凡,却性格迥异。大皇子李轩,天生神力,英勇善战,对兵法武艺有着与生俱来的热爱。自幼,他便跟随军中将领南征北战,在实战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他冲锋陷阵时,犹如猛虎下山,勇猛无畏,麾下将士对他忠心耿耿,在军中威望极高。
二皇子李逸,为人正直,心怀苍生。他饱读诗书,对治国理政有着深刻的见解,秉持着公正公平的原则处理事务。平日里,他常常微服出巡,深入民间,倾听百姓的心声,了解他们的疾苦。他积极推动改革,削减苛捐杂税,整治官场腐败,深受百姓的爱戴和朝中清流官员的支持。
三皇子李昊,心思缜密,擅长权谋之术。他表面和善,待人接物彬彬有礼,实则内心充满野心,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在这暗流涌动的朝堂斗争中,他深知仅凭自身之力难以脱颖而出,于是暗中四处网罗势力,豢养了一批足智多谋的谋士,为他出谋划策。
随着立储之事被提上日程,朝堂上的气氛愈发微妙。那些曾被打压的老臣余党,敏锐地嗅到了权力更迭的气息,纷纷蠢蠢欲动,各自寻找靠山,妄图在这场储位之争中重新崛起,夺回失去的权势。
以王尚书为首的一派老臣余党,看中了大皇子李轩在军中的威望和强大的军事力量。王尚书心想,若能辅佐李轩登上太子之位,日后自己便能凭借拥立之功,重新在朝堂上站稳脚跟,恢复往日的权势。于是,他暗中与李轩的亲信频繁接触,表达支持之意,并为李轩出谋划策,建议他进一步巩固军权,以武力威慑朝堂,为争夺储位增添筹码。
而以张侍郎为首的另一批老臣余党,则将希望寄托在了二皇子李逸身上。张侍郎深知李逸清正廉洁,在民间声望极高,且朝中清流官员大多支持他。他们认为,李逸若成为太子,有望推行一系列有利于国家发展的政策,而自己也能借此机会,重新获得权力,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于是,张侍郎等人开始在朝堂上为李逸造势,宣扬他的功绩和治国理念,试图扩大他的影响力。
三皇子李昊也不甘示弱,凭借自己的权谋手段,拉拢了一批心怀不轨的官员。这些官员为了自身的利益,甘愿成为李昊的棋子,在他的指使下,在朝堂上制造混乱,挑拨其他皇子之间的关系,试图削弱他们的势力,为自己上位铺平道路。
太子和林悦看着三个儿子被权力的漩涡逐渐卷入,心中忧虑万分。他们深知,这场储位之争若任由其发展,不仅会让兄弟反目,更可能危及大唐的江山社稷。于是,两人经过深思熟虑,决定设计一场考验,希望能借此让三位皇子明白权力的真正意义,同时也能选出最适合继承大统的人选。
他们放出消息,称将在皇家狩猎场举行一场盛大的狩猎活动,三位皇子都要参加,表现最佳者将在储位之争中占据优势。消息一出,朝堂上下议论纷纷,三位皇子也各自开始准备。
大皇子李轩认为,这是展现自己军事才能的绝佳机会。他精心挑选了一匹矫健的战马,带上自己最锋利的弓箭,还召集了麾下最精锐的将士,日夜进行狩猎演练,力求在狩猎中展现出非凡的武艺和指挥能力。
二皇子李逸则觉得,这是一次展现自己治理能力和智慧的机会。他深入研究了皇家狩猎场的地形和猎物分布,制定了一套合理的狩猎策略,同时还想着如何在狩猎过程中关心随行的士兵和百姓,展现自己的仁爱之心。
三皇子李昊却打起了歪主意。他暗中指使自己的谋士,在狩猎场中设置陷阱,企图让两位兄长在狩猎时受伤,从而失去竞争储位的资格。此外,他还安排人手在狩猎当天制造混乱,以便自己浑水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