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6章 悔的肠子都青了(1 / 2)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首页

她错过啥事了,这最抠的许家孩子咋都有钱了。

周围不少认识的听着一下买这些肉,眼里是又羡慕又意外。

其中就有住在许家后院的张二婶,嘀咕道:“这许家莫不是真挣钱了?”

随后她撇了撇嘴,“不能,估计是拿分家那几两银子买肉了。切。”

瞧着比自家那口子兜里揣的都多。

不只她惊讶,许凤仙也意外。

“哎呦,你哪来的银子。”

许旺结完账,宝贝的抱着油纸包,把钱袋塞到他娘手里,“卖蝎子的钱二哥不要,都给我了,娘给我收着。”

手里钱袋沉甸甸的,许凤仙急忙揣进怀里,生怕被小偷瞄上。

这蝎子也太值钱了,那么一点能卖出来这些银子啊。许凤仙咧嘴,“娘不要你银子,先给你放着,留着你往后娶媳妇。”

“先攒着给大哥娶媳妇,我还小呢。”

母子边说边走,突然前方几人对着远处小摊指指点点。

都不用仔细辨认,许凤仙便认出为首的几人。

吊梢眼连毛胡子的男人是张家村的。

另一个声调尖细,脸上却挂着笑的,是章程村出名的豆腐西施,家里从祖上传下来的豆腐手艺。

做的卤水豆腐又香又嫩,便被人戏称豆腐西施,她也高高兴兴应承。

她的豆腐板车正在身后,白布鼓囊着,应该还有不少豆腐没卖。

这人秉性不坏,就是嘴碎。

“这些流民突然有了银子,莫不是偷那章程村的银子?”

“很可能,人家刚丢了银子,这些人便大鱼大肉的吃,很多人还瞧见他们昨日上县城大包小包的拎米面。

那布袋子外面厚厚的一层白,保准是最精细的白面。这些流民连块好地都没有,咋可能突然发财了。”

几人正议论远处挑鞋子的流民村里人。

正月初一,章程村的里正家便遭了贼。

因着过年,便也没上报衙门,只在村里寻了几遍,村民全都知道这个事。

也知道到现在没抓到那个贼。

现在这些流民集体鸡鸭鱼肉,他们便觉得有蹊跷。

至于张家村人,单单是看这些流民不顺眼。

事情也简单,流民逃难过来朝廷安抚,开荒建舍,便就靠近张家村。

而他们没来之前,那些地都是张家村的人随便开垦去种的。

不能种好粮食也能种些苞米棒子,喂鸡喂鸭,烧火都行。

所以两个村里开始就不和。

几人挑的专心,压根没想到有人会在背后蛐蛐自己。

可算是挣到银子,自然先吃饱穿暖才是。

直到周围人越聚越多,一个传一个,便成了几人肯定是偷了银子,来销赃。

这话可要给流民村的人气死。

虽然这钱挣的是容易,那也是辛辛苦苦挣来的。

气性大的大婶连试了一半的鞋子都不脱了,直接踩着鞋撸袖,“再敢胡说,老娘撕了你嘴。”

"这钱是俺们挖笋挣来的。”

“挖笋?几个破草根子能几分钱,还能买鞋吃肉?”

张家村的人哼笑一声,“你们心还真够齐的,连口供都串好了。”

“你说竹笋能挣钱,谁信?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