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4章 仁贵绑赴法场,尉迟恭鞭断归天(1 / 2)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首页

只听净鞭连响三声,圣上于龙椅端坐,早朝正式开始。

文武百官纷纷朝拜,高呼万岁之声响彻朝堂,礼毕之后,各自退至班列就位。

此时,只见虢国公尉迟恭大步出列,当殿向圣上叩见。

圣上一眼瞧见,顿时龙颜大悦,说道:“朕许久未曾见到王兄,想来王兄是铸佛完工,特来缴旨的吧?”

尉迟恭恭敬上前,奏道:“铸佛工程尚未完工,只因老臣久未瞻仰天颜,心中挂念,故而前来,且有表章上奏朝廷。”

站在一旁的成亲王李道宗,见尉迟恭力保薛仁贵,心想倘若圣上准了他的奏请,那可如何是好?

于是,他也急忙踏上金阶,奏道:“万岁,尉迟恭未奉圣旨,擅自私进长安,且在朝房之中,公然殴打亲王,将老臣的两颗门牙打落,恳请万岁治他的罪!”

尉迟恭听后,立刻反驳道:“皇叔进朝房时,不慎从马上跌落,这才撞落了门牙,此事现有文武百官为证,鲁国公程咬金也亲眼所见。”

圣上听了,心中半信半疑,遂宣鲁国公程咬金上殿。

程咬金快步走上金阶,跪地俯伏。

圣上说:“王兄,此事究竟如何?”

程咬金不慌不忙地奏道:“回禀万岁,皇叔进朝时,许是心情急切,加之年事已高,在马上一个不稳跌了下来,这才偶然跌落门牙,此事属实。”

万岁爷听了这番话,低头沉思片刻,说道:“皇叔退班吧。”

李道宗此番吃了个大亏,却也无可奈何,只得灰溜溜地退回到班列之中。

圣上接着细细查看尉迟恭所呈的奏章,随后说道:“尉迟王兄,薛仁贵因奸不从,打死朕的御妹,朕对此深恶痛绝。朕曾降旨,若有人胆敢保救他,便与本犯同罪。王兄与朕一同历经患难,朕又怎会舍得将你治罪?传朕旨意,殿前指挥速速前往牢中,将薛仁贵押解出来,午时三刻于法场处斩,而后前来缴旨。”

殿前指挥领了圣旨,即刻前往牢中,将仁贵捆绑妥当,一路押解至法场。

王茂生听闻此讯,悲痛欲绝,一路大哭着赶到法场,为仁贵举行活祭。

尉迟恭见自己所奏的本章未被圣上准允,反倒眼见仁贵被绑赴法场,心急如焚,连忙吩咐左右:“快将我的鞭抬来!”

左右侍从赶忙将鞭取来,尉迟恭伸手接过,大步流星踏上金阶,说道:“圣上既然不准老臣的谏言,却为何又要立刻将仁贵斩首?这鞭乃是先皇亲赐,上面刻有几行字,恳请万岁御览!”

然而,天子却仿若未闻,径直传旨驾退回宫。

尉迟恭见状,焦急万分,心中暗自思忖:难道身为臣子,还真能拿起鞭来打君王不成?这成何体统!

可如今又实在无计可施,无奈之下,他只得在万岁身后一路跟随,口中高声呼喊:“万岁,求您赦免薛仁贵的罪行!”

待朝廷大队人马进入止禁门后,门随即紧闭,尉迟恭被拦在门外,无法再往里进。

他无计可施,只得对着紧闭的门高声呼喊:

“薛仁贵有十大功劳,在海滩之上更有救驾之功,万望万岁准了老臣的谏言,放了薛仁贵。不然,有功之臣心中定然不服。老臣斗胆冒犯天颜,恳请圣上开恩宽赦。”

不一会儿,内监传出圣旨:“薛仁贵犯下十恶不赦之罪,罪无可恕,老千岁不必苦苦上奏。明日早朝,再详细商议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