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斩杀苏锦莲后,薛丁山也与陈金定喜结连理,西番元帅苏宝同则狼狈逃离锁阳城。
此后,锁阳城一带太平无事,周边依附的州县,纷纷归降大唐纳款进献。
薛仁贵拟奏章上报朝廷,一边派遣薛先图率领一万兵马,协同数员文武官员,镇守界牌关;又令周文镇守金霞关,周武镇守接天关,各关皆配备兵马与文官共同防守。
从这里一路直到玉门关,均纳入中原管辖范围,百姓们也都安居乐业,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生活。
这日,薛元帅升帐议事,商议继续西进的战略。
老将陈云上前献策道:
“再往前四百里,有寒江阻隔,江对岸有一座寒江关。关上老将名叫樊洪,此人足智多谋,官封定国王。他有两个儿子,长子樊龙,次子樊虎,皆有万夫不当之勇,父子三人一同镇守此关。他得知我军西进,必然会严加防备。此去非得有船只不可,我们必须打造大船,才能顺利过江。”
薛元帅听后,点头称是:“陈亲翁所言极是。”
当即命令程铁牛、尉迟号怀、王君一、姜兴霸四将,带领四千军士上山伐木,督造战船。
仅仅一月时间,战船便已全部造完,停靠在江口,等候元帅起兵。
薛仁贵于教场点齐三十万大兵,任命罗章为前部先锋,秦梦押后队,尉迟青山负责解运粮草,程千忠督运解粮官,周青催赶各路粮草。同时,留下王心溪、王心鹤二将,带兵五万镇守锁阳城,任命老将陈云为向导官。
众将点齐后,三声炮响,在教场举行祭旗仪式,随后大军起行。一路上,三军纪律严明,浩浩荡荡地离开了锁阳城,向西挺进。
没过多久,大军便来到寒江渡口。三声炮响,大军停止前进,安营扎寨,等候登船过江。
薛元帅来到江口查看,只见江面白浪滔滔,波涛汹涌。再看岸边,大小战船密密麻麻,不计其数。程铁牛等四将上前缴令。
薛元帅传令,对罗章、秦梦、窦一虎三将说道:
“本帅当年跨海征东,进军狮子口,箭射戴笠篷,鞭打独角兽,飞跃金沙滩,什么样的江河没见过,岂会在乎这小小的寒江。你们三位将军,务必小心谨慎,齐心协力,一同过江,夺取寒江关,继续西进。本帅自会在后面督阵。”
三将领命,齐声应道:“得令!” 各自手持器械,下船而去。大军也纷纷登船。
一声炮响,炮船开动,朝着江心驶去。
但见船头上,旌旗招展,遮天蔽日,炮声轰鸣,震耳欲聋。
此时。
寒江关主将樊洪,正与两个儿子及左右偏将在衙中商议军情。
他们谈及苏宝同欲报祖父之仇,兴师东征,却反失数座关头,苏娘娘也已阵亡,苏元帅至今下落不明。如今,寒江以东均已归属中原,唐军又打造了大小战船,显然是要来夺取寒江关。樊洪等人认为,其他地方倒还罢了,寒江天险,唐军想要渡过绝非易事。
正说着,忽然有番兵匆匆来报:“老爷,不好了!中原的薛蛮子领兵过江来了!”
樊洪一听,顿时吓得魂飞魄散,说道:“竟有这等事?再去仔细打听!”
随即命令两个儿子带领十万水军下江迎战,务必在唐兵渡江至一半时,发号炮为令,众军拦腰杀出,使唐军首尾不能相顾,杀他们个片甲不留,他自己则带领大兵在后接应,来一个“半渡而击”。
樊龙、樊虎得令,领兵下江。
随后,樊洪老将军也带领大小众将,纷纷乘船下江。
唐朝大兵行至江心之时,突然听到炮声连珠响起,只见各港湾中驶出无数番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