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像经风一吹迅速增大,落地瞬间变为一位顶天立地、双翼翱翔、额顶镶银角的神兽。
随后,女娲继续捏制泥像,每制成一个即投入尘世。
一尊尊形态各异的奇异生命由此显现,与她背部纹绘中的生物别无二致。
渐渐地,女娲不仅局限于再现身上的图腾形象,开始创作从未出现的新形态生命。
其作品愈发异想天开:鸟身为身、人首戴冠;鱼体猪头、猪躯凤首……
还有各类奇物也被巧妙塑造——琴瑟箫管、斧钺剑戟等乐器与兵器。
女娲沉浸在创造性喜悦中,直到将炉内的海量泥土耗尽方罢手。
她停下来环顾四周,细察自己亲手缔造的生命群落。
这些都是次生成的生命形式,在浩瀚的混沌时代中显得微不足道,但它们心智已醒,远胜其他次生成存在。
其中有些个体已经开始彼此争斗乃至残杀。
“看来我所使用的土和水都不够精纯,造成这些生命体力薄弱。”女娲暗自担忧,仍心存宏愿,想要塑造更高级的存在——那些具备道德之身的图腾之灵。
隐隐之中,她觉察到这种追求的重要性,似乎这是她的命运所在。
然而这一切不能草率而为,需采用最优等的神圣泥土与纯净水源来完成塑造。
“去哪里寻找适合的灵土与神水?”
在一旁观察的王轩留意到了女娲的困惑,心想或许是因为缺少优质原料所致。
毕竟,最理想的素材——九幽息壤正握在他手中。
此前,因先天葫芦苗的出世,大地女神后土击败诸强取得葫芦苗及其附带宝物,悉数赠予了王轩。
九幽息壤,乃是世上独一无二的神赐之土。
只需简单召唤,便有一大堆宝贵的息壤悬浮在空气中,甚至比后土赠予的数量更为丰富。
息壤能吸收周遭地气缓缓自我复制增长,尽管这过程极其缓慢,短时间内难见明显变化。
然而王轩已洞察土壤之道精髓并掌握了地之书卷,这大大加快了新息壤的生成速率。
可以说,经由他掌控,那最初赠予的一块息壤仿佛母亲般,能不断地衍生后代,所需量任意索取皆可实现。
对于使用息壤进行人类创造的需求,他完全可以确保供给充沛。
随即将部分珍贵的九幽息壤抛向道纹宫殿外女娲身旁。
“这是九幽息壤!”
女娲瞬间认出了这一特殊材质及其背后的暗示意义:“先天葫芦苗在轩兄处?难怪我一直未能寻获。”
虽然解决了土壤问题,但她还需要找到适宜的生命水域——灵泉之水。
此时王轩想起了自家后花园里的一口井。
那井中的水源极为特殊,不仅能转变为可供修仙者吸收的仙气,亦能化作巫人们修行所必需的煞气。
轻挥手指,一股清流随之升空,化作一道溪流向女娲面前流淌。
“这样的井水合适么?”王轩询问。
女娲望见这清澈甘甜的水流时,惊异得目瞪口呆。
“混沌源泉之水!自然完全适合!”
传说中的混沌源泉之水源自太初之境,可变化为世间所有的精华气体。
虽常有传言提及此类神水的存在,但诸神仙却从未有幸亲见其真容。
今日亲眼见到混沌泉水的瞬间令女娲深感震撼。
她再一次确认王轩的修为极为高深,几乎能与鸿钧道祖并驾齐驱。
就连鸿钧也没有的混沌灵水,王轩竟然有!
“王轩肯定还藏了不少宝贝。哼,他拥有那么多宝贝,还来抢我的先天灵宝。”
心里嘀咕了几句后,女娲将所有的九天息壤和混沌灵水都放入了造化鼎中,精心调配均匀。
女娲闭上眼睛,平复心情,开始塑造泥人。
她根据身上的图腾和道教体态,慢慢塑成了第一个泥人,轻轻地掷在地上。
这便是第一个凡人的出现!
“参见圣母,感谢圣母的创生之恩。”
凡人生来就拥有很高的灵智,他们跪在地上,向女娲表示感激。
王轩则在一旁静静观察着这一幕。
这些人族由九天息壤和混沌灵水制成,并在造化鼎中经过淬炼,一诞生即拥有先天之躯。
无论在身体强度还是智慧上,都非常卓越。
与此前创造出的生灵相比,简直有着天壤之别。
看到首个凡人的成功,女娲非常满意,继续着手下一个泥人。
第二、第三位凡人随即出现,也像第一位那样,跪下感谢女娲。
三位凡人,两男一女。
女娲加快速度,陆续捏制出更多的泥人,他们一个个落入地面,转化为凡人的形态。
经过一段时间,道教宫门前新添了三千位凡人,全都是先天之质。
女娲觉得逐一手工塑形实在太慢,从不知何处取了一根柳条,在造化鼎中蘸了些泥土,朝空中轻轻一撒。
一粒粒泥土落在地上,转瞬之间变为人群。
她连撒了上百次,把造化鼎里由九天息壤和混沌灵水混合成的泥土全部散尽。
这样,大地上又增加了十二万九千六百位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