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生时间: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八月十七日。
- 去世时间: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七月二十一日。
- 在位时间:1572年至1620年,共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 庙号:神宗。
- 谥号: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
成长经历
- 幼年时期:出生于裕王府,为明穆宗朱载坖第三子。因祖父嘉靖皇帝迷信道教,忌讳谈储君之事,出生后未敢告知嘉靖帝,也未取名,直到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才被赐名朱翊钧。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因兄长早亡,朱翊钧成为穆宗子嗣中最年长的,被立为皇太子。
- 登基即位: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明穆宗驾崩,年仅十岁的朱翊钧即位,改元万历。
在位举措
- 张居正辅政时期:在位前十年,朱翊钧对张居正十分信赖,支持其推行考成法、清丈土地、推广一条鞭法等改革措施,还任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将领整饬边防,起用潘季驯治理黄河、淮河及运河,使社会经济得到发展,国力有所恢复,史称“万历中兴”。
- 亲政前期:张居正死后,朱翊钧开始亲政,清算冯保和张居正,收回权力。亲政初期,朱翊钧励精图治,关心民事,重视生产,曾委派徐贞明开发京畿附近水田,还选拔有才能的文臣武将,敢于接受百官批评。
- 亲政后期: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后,朱翊钧逐渐深居简出,不理政事。在“国本之争”中,他与群臣就立太子之事长期僵持,最终虽立朱常洛为太子,但此后多年不上朝。他还大肆挥霍国库,发动万历三大征,虽巩固了疆土,但耗费大量帑银。此外,他派税监矿使搜刮百姓,致使各地民变起义不断,朝廷党争也日益激烈。
历史影响
- 积极方面:万历时期,明朝在军事上通过万历三大征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经济上,江南地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文化上,科技、文学、绘画等领域都取得了一定成就。
- 消极方面:朱翊钧后期的怠政,使朝廷内部党争不断,政治日益腐败,各种社会矛盾激化。同时,明朝在与后金的对抗中逐渐处于劣势,为明朝的灭亡埋下了隐患,《明史》作者张廷玉认为“明之亡,实亡于神宗”,康熙皇帝也认为明朝的灭亡始于万历。
个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