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8章 风驰电掣(2 / 2)长空战机首页

拉姆导弹采用被动雷达寻的和红外寻的复合制导模式,但面对外星人的时候,主要采用红外索敌。

近防导弹导引头开机,等待敌人进入导引头索敌范围内,以2.5马赫的速度对目标进行拦截。

在斯托特号两点钟方向,刘骏专心驾驶着战机,rwr和雷达在与哨兵贴脸的距离上,已经彻底失效。

随着雨变大,继续掠海飞行风险越来越高,看着后方已经没有什么接近率的哨兵,刘骏判断双方能量差拉平。

“战鹰,要拉起来了。”

“明白!”

刘骏拉杆,j15s机艏刚抬起15°,高度爬到1000,就发现似乎在远处海面有大量的亮点升空!

一个个光点垂直升空后,迅速调转方向,向着他们的方向疾驰而来,标准的垂发导弹轨迹。

“战鹰,一点钟方向,海面,有情况!是导弹!”

在刘骏的提醒下,冷培强扭头看去,然而雨水外加天气原因,在那个方向什么都看不清,但确确实实有若隐若现的光点存在,调转irst的搜索范围,孔径模式着重扫描一点钟方向。

终于,在反复扫描下,irst捕捉到导弹发动机散发的热源,热源连续不断的出现在irst视界内,并且愈发清晰,这代表导弹正在靠近!

“发现热源,数量3,4!还在增加!长空!立刻规避!”

“明白!”

因为搭载平台的不同,军舰发射的防空导弹,威胁仅次于路基防空导弹!动力段远超空对空导弹,不可逃逸区更大,想要甩掉一发舰载防空导弹,都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更何况全弹发射了!

28000距离,双方迎头飞行,距离在飞速减小,飞鲨处于导弹不可逃逸区...刘骏分析了一下当前的态势,立刻放弃转39线,选择下高!

转39线很可能还没等导弹的多普勒导引头将j15s识别为天空/海面过滤掉,就会被进入惯导的导弹砸在脸上!

j15s可不像哨兵那样,是个杂波干扰源,就算导弹没有命中,转弯也会造成减速,让身后的六架哨兵骑在脸上!

下高!利用海面的多径杂波进行掩护,拉杆、收油向着海面俯冲。

“诱饵弹!泼洒!”

在刘骏操控飞机俯冲的时候,后座冷培强立刻播撒诱饵弹,二人分工明确。

噗噗噗!

j15s不断上抛热诱弹与箔条,干扰来袭导弹的导引头!

j15s在空中划过一个曲线,向着下方的海面扎去,俯冲到距离海面不足200米的时候迅速拉杆,飞机带着惯性继续向下砸了150多米,最终在距离海面仅剩不到20米的距离下改平,带起的风压压得下方的海面凹陷了下去。

推动节流阀,ws-10h满功率运转,速度不断增加,很快到达1马赫,积雨云在机身表面形成半圆形的罩子,顶着大雨在海面驰骋。

这种高度下,好处是地效会为j15s提供足够的升力,然而稍微不注意就会机毁人亡,刘骏的额头很快布满了细密的汗水...还好海面不会像陆地一样,地形起伏不平,也不会有树木干扰飞行路径。

当j15s掠海飞行,进入多径杂波区姿态稳定后,冷培强才惊疑不定的问道:“怎么回事,这个海域的话,只有老美军舰在巡逻,阿利·伯克怎么会向我们发射导弹?!”

发射热武器和蹭船性质完全不一样,等同于宣战,而在现在这个外星人出没的时间段,向东大宣战?老美没这么傻!东大也会提醒老美不要犯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