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精神力观想法就是一个由虚化实的过程。
而这个过程的理念,就是观想一个物体上所携带的法则,然后由自己的精神力把这个法则实质化。
相当于自己的精神力,与这条法则融合,慢慢的掌控这条法则,做到不分彼此。
当完全掌握这条法则以后,到那时自己的本质也就是位格也会得到提升。
这个时候的自己,就相当于这个世界的圣人了。
到了这一步,观想法接下来的修炼就是由实化虚了。
让自己渐渐的摆脱自己所观想的法则的影响。
让自己超脱这一条法则,让自己在法则面前渐渐地虚无化。
从而达到道家的最高修炼理念无这一境界。
到了那时,自己所创造的观想法才算真正的圆满。
经过了由虚化实,在由实化虚的虚实转换以后。
那时的精神力也就是自身的境界就可以达到道德经中所说的: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的境界状态了。
这也算是凌云向道家修炼的最高理念致敬了。
毕竟观想法就是靠着道家的观想理念才创造出来的。
所以严格来说,凌云创造出来的观想法带有很浓重的道家色彩。
说这观想法就是道家功法也不为过。
虽然观想法看起来很神奇,但它也不是没有弊端。
首先观想法,他虽然是观想实物来修炼法则的。
但它那种种的神奇功能,只有在所观想的世界里才能发挥奇效。
到了别的世界,也就只有使用自己纯粹的精神力进行攻击或者防御了。
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在别的世界重新获得那些神奇的能力。
只要使用精神力解析这个世界的天地法则,熟悉自己观想的法则与这个世界的区别。
然后再把这个世界所区别的地方,再重新烙印在自己的观想法上。
就可以重新使用那些神奇的能力了。
而想要无所顾忌的在万界所有的地方使用出观想法的能力。
那么自己的观想法就要修炼到圆满的境界,也就是达到道家所说的无。
只有到那时,观想法才能达到无中生有,届时诸天万界任何地方都不会再对自己形成限制。
虽然说观想法修炼到圆满境界时,会非常的神奇。
但这些对凌云都没有什么吸引力,说到底观想法也只是锻炼精神,修炼法则的一种功法。
而凌云可以通过日记本直接收集世界的法则。
到时收回日记本时,那时日记本上所携带的完整的世界法则,都会被凌云的天道分身所吸收。
凌云也能够间接的掌握整个世界的法则,而不像观想法,观想的法则种类有限。
做不到囊括整个世界的法则。
就算观想法,能够观想到整个世界的法则。
凌云他也不会花费那个时间去观想,毕竟有捷径可以走。
凌云他才不会吃饱了撑的,多此一举去浪费那个时间去修炼观想法。
至于说观想法修炼到了圆满的境界,无,从而产生无中生有的能力。
那种境界虽然非常神奇,那也只不过相当于把法则概念化。
凌云对自己的认知非常清楚,他不认为自己有那个天赋,能够把观想法修炼到圆满境界。
所以凌云也就没想修炼观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