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发生在大宋年间,正值盛夏,江湖中武林风起云涌,南侠展昭的名声如日中天,但最近发生了一桩令人心惊的命案,受害者是一位出身于东洋的美丽女子,她的死因竟和一个邪术团伙有关。女子名叫小夜,身材婀娜,皮肤如凝脂,长发如墨,双眸如星辰般明亮。她在洛阳的一家茶馆里常有表演,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她的离去,令无数人哀伤,但对于包拯来说,这只是一个开始。
包拯在大理寺负责此案,得知小夜死于一桩惨剧,连带着茶馆的老板、女侍应也死于一场惨烈的火灾。火灾发生时,茶馆中仅存的幸存者是小夜的三名朋友,分别是南侠展昭、师爷公孙策和王朝、马汉。四人闻讯赶来,围在包拯身边,正倾听他对案情的剖析。
“一切看似平常,却让人无法理解。”包拯目光深邃,“小夜平日与人无冤,与谁结仇?为何会在午夜之时遭此横祸?”
“难道是东洋邪术所为?”展昭缓缓道,眉头微皱。
“这不是简单的谋杀,更是一个邪术团伙的阴谋。”包拯从小夜的身世背景出发,深入研究,发现她曾在江湖中与一位东洋武士交往,那名武士栖息于深山老林,可据传他掌握着神秘的忍术和傀儡术。
“公孙策,你行走江湖多年,可曾听过这个武士的名字?”包拯询问。
公孙策摇摇头:“我只听说过东洋武者的传言,流言四起,难辨真伪,但有些忍术乃是索命之术,极其阴险。”
“他们的目标就有可能是小夜!”王朝愤怒地说道,“她若是妨碍了他们的利益,自是罪无可恕。”
王朝一拳捶在桌上,令人心生怒火,而小夜的悲惨遭遇在此时尤为明显,让在场的人无不感到心痛。
众人决定夜探茶馆,查找蛛丝马迹。茶馆内一片狼藉,黑烟缭绕,处处散发着烧焦的气味。包拯细致入微,目光如炬,瞥见墙角有一抹鲜红,那是鲜血留下的痕迹。包拯单膝跪下,伸手轻轻拂去灰尘,发现一张奇异符纸,符纸上写着一些复杂的咒语,光泽闪烁,似乎具有某种法力。
“这可能是邪术启示。”包拯心念一动,赶紧将符纸收好。
随着夜幕降临,众人围坐在一处隐秘之所,研究发现的线索,包拯照亮符纸,眉头却越皱越紧,心中隐隐有种不安。
“此符纸是传说中的火弹术。”展昭声音低沉,“可以将火焰扩散成千上万。”
“不,仅仅如此。”包拯冷静分析,“它更是邪术的重要引导,或许这张符纸是小夜的仇人留下的。离奇之处在于,茶馆据了解并未与东洋武士有任何交情,反而与各路酒家勾结。”
经过多番侦查,众人追踪到一处隐秘洞穴,山腰荆棘丛生,散发着阴寒气息,正是东洋武士藏身之所。当他们悄然靠近,发现周围竟有一个小队身着黑衣,正聚集在一起,操控着傀儡,展现出忍术的高超技艺。小夜的冤屈再次显露出不同的面貌,原来,一切似乎早有预谋。
“这并不是单纯的阴谋,背后或许还有更大的阴影。”公孙策神情凝重,话音未落,便被一阵冷风所掀起的黑衣人打断。
众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各个武器交击,闪动的刀光剑影将周围照亮如白昼,展昭的剑舞如虹,轻松化解了黑衣人的攻势。突然,一名东洋女子从阴影中现身,身形灵动,竟是小夜的好友,名为秋水,早已被邪术团伙俘获,现在却使妖术反转。
“你们无论如何都不会从这里出去!”秋水目光中透着一丝疯狂,她手中一块木偶笛子轻奏,立时周围的傀儡全都复活,朝着众人发起攻击。
“若要打败我,先要问过我的傀儡!”秋水狂笑,背后看似有强大的力量。王朝一瞧,立马展开自己帅气的刀法,激战正酣。马汉也不甘示弱,调动全身内力,对着秋水发出猛烈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