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大宋仁宗年间,天下太平,百姓安乐,然江湖之中,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开封府尹包拯,铁面无私,公正廉明,其身边有南侠展昭剑胆琴心,师爷公孙策智计无双,更有王朝、马汉两位勇士随侍左右,共破奇案无数。
一日,开封府接到一封密信,信中言及近日城中频发奇案,受害者皆是年轻貌美的女子,且死状凄惨,身上留有形似龙鳞的痕迹。包拯闻讯,眉头紧锁,深知此案非同小可,遂命展昭、公孙策、王朝、马汉一同前往调查。
一行人来到案发之地,只见现场一片狼藉,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血腥味。受害者衣衫不整,面容扭曲,身上赫然布满了细小的龙鳞状伤痕。包拯环视四周,心中暗自思量:“此等手法,绝非人力所能为,莫非……”
公孙策见状,轻摇羽扇,缓缓道:“大人,此案必有蹊跷,龙鳞之状,非人间所有,莫非与妖族有关?”
包拯点头,目光如炬:“公孙先生所言极是,我等需尽快查明真相,以免更多无辜之人受害。”
正当众人商讨对策之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只见一名捕快匆匆而至,手中紧握着一封密信。捕快将信呈上,包拯拆开一看,脸色骤变。信中言及,今夜子时,城外黑松林,将有妖族现身,欲夺龙鳞之宝。
“事不宜迟,我等即刻前往黑松林。”包拯言罢,一行人即刻动身,夜色中,马蹄声急促,直奔城外而去。
黑松林内,月光稀薄,树影婆娑。包拯一行隐匿于暗处,只见前方火光摇曳,一群身着黑袍的妖族之人正围着一处古老的石碑低声吟唱。石碑之上,刻有繁复的符文,隐隐有龙吟之声传出。
“看来,这龙鳞之宝,便藏于这石碑之下。”公孙策低声分析道。
展昭紧握宝剑,目光如电:“大人,待我等冲破妖阵,夺回龙鳞之宝。”
包拯摇头,沉声道:“不可鲁莽行事,需先查明真相,再做定夺。”
正当众人伺机而动之时,一阵狂风骤起,石碑之上的符文突然光芒大盛,一条巨龙虚影自石碑中腾空而出,盘旋于夜空之中。妖族之人见状,纷纷跪拜,口中高呼:“龙神大人!”
包拯等人惊愕之余,只见巨龙虚影缓缓降落,化为一身着黑袍的俊逸男子。男子目光深邃,望向包拯一行,淡淡道:“尔等凡人,竟敢擅闯此地,可知罪?”
包拯挺身而出,拱手道:“在下开封府尹包拯,特来调查城中奇案,还望阁下能告知真相。”
黑袍男子闻言,微微一愣,随即冷笑道:“哼,凡人无知,龙鳞之案,皆因尔等贪婪所致。”
包拯眉头紧锁:“此言何意?”
黑袍男子轻叹一声,缓缓道出真相。原来,这龙鳞之宝,乃上古神物,拥有神奇的力量,能护佑一方安宁。然而,近年来,城中有人贪图龙鳞之力,试图盗取,触怒了龙神,这才引发了连串的奇案。
“受害者皆因贪婪之心,触碰了龙鳞之宝,被龙神之力反噬,化为龙鳞之状。”黑袍男子言罢,目光中满是无奈。
包拯闻言,心中明了,却仍有一丝疑惑:“那妖族之人,又为何在此?”
黑袍男子冷笑:“妖族之人,欲借龙鳞之力,颠覆人间秩序,我等龙族,自当守护。”
正当双方僵持之际,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夜的宁静。只见一队黑衣人策马而来,手持利刃,直奔黑袍男子而去。
“不好,是妖族之人来袭!”展昭大喊一声,拔剑而出,护在包拯身前。
一场激战,瞬间爆发。黑袍男子化身巨龙,与妖族之人缠斗在一起,天空中龙吟声声,火光四溅。展昭、公孙策、王朝、马汉四人则与地面上的妖族之人斗得难解难分。
战斗中,包拯心思缜密,发现妖族之人虽攻势凶猛,但似乎并无杀心,反而有意将众人引向某个方向。包拯心中一动,暗自思量:“莫非,这其中有诈?”
正当包拯思索之际,一阵巨响传来,只见巨龙与妖族首领硬撼一击,双方皆身受重伤,从空中坠落。包拯见状,急忙上前,欲救黑袍男子。
“小心!”黑袍男子大喊一声,只见一道黑影闪过,直奔包拯而来。展昭眼疾手快,一剑挥出,将黑影击退。
黑影落地,显露真容,竟是妖族之中一位貌美如花的女子。女子目光冷冽,望向包拯,冷冷道:“凡人,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包拯却毫不畏惧,沉声道:“姑娘,在下包拯,愿闻其详,姑娘为何定要置在下于死地?”
女子冷笑:“哼,你破了妖族诸多计划,今日,便是你的末日。”
言罢,女子身形一闪,再次向包拯攻来。展昭、公孙策等人见状,纷纷上前,与女子斗在一处。然而,女子身手诡异,攻势凌厉,众人一时难以近身。
关键时刻,黑袍男子强忍伤痛,化身巨龙,一记龙息将女子逼退。女子见状,脸色微变,却仍不死心,继续与众人周旋。
包拯趁此机会,环顾四周,突然目光落在不远处的一块巨石之上。巨石之上,刻有繁复的符文,与先前石碑上的符文极为相似。包拯心中一动,暗自思量:“莫非,这巨石之中,也藏有龙鳞之宝?”
正当包拯思索之际,女子再次发动攻势,直奔巨石而去。包拯见状,大喊一声:“不好!”随即纵身一跃,挡在女子身前。
女子冷笑一声,掌中黑气缭绕,直取包拯要害。关键时刻,展昭一剑挥出,将女子击退。然而,女子掌中的黑气却仍击中了包拯,包拯只觉一股寒气入体,瞬间失去了知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