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章 拜师(1 / 2)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首页

林思衡眼见只抬过来两个人,略略思量便也猜到发生了什么。心中不免有几分尴尬。面上却只作出一副有些疑惑的模样。

林如海看着这担架上两人的惨状,手足俱残,伤口血肉模糊,面色青紫,意识模糊。

也有些惊疑不定的看着眼前的少年,竟有些心惊于其小小年纪,心性狠辣至此。

又见其面色也似有些疑惑,方才明白过来,想必是这少年心中惊惧,下手慌乱,一时竟手重了。幸而好歹还剩下两个活口。

思量及此,以为林思衡只不过为求自保罢了。终究也没有什么好责怪的,又问道:

“你方才说要借我的威风,庇佑你身后这几个小兄弟,此事我且应下了。你自己呢?”

林思衡听得此问,长舒一口气,像是放下了一件心事。

略缓了缓,将头顶杂乱的头发整理整齐,用衣袖擦干净面上的灰尘,抚平身上衣物的褶皱。一丝不苟,神情严肃,对面连同林如海在内的一众人等眼见他此等做派,感受到他的态度,也都神情肃然,站直了身体。

一时间除了风声,竟至万籁俱静。

那绿呢小轿中人,眼见外面突然安静下来,有些好奇的轻轻拨开轿帘,显出里面正端坐的一个贵妇人来。

妇人看着不过二十多岁的年纪,容貌秀美,气度华贵,只是面色有些苍白,眉间郁结着点点愁绪。

那妇人看着身前不远处的少年,见他年龄虽小,看着虽有几分瘦弱,却已然样貌英俊,卓尔不凡,气度上佳,风仪过人,又听得这少年与自己丈夫竟能对答如流,可见心性胆识更是上佳,一时怔然,不知在想些什么。

见此情形,坐在一旁的一个小姑娘也有些疑惑好奇,不知道外面又有什么新鲜事竟叫母亲这般出神。于是也探出半颗小脑袋,好奇的朝外张望过去。

那厢林思衡终于将自己的仪容整理妥当,略吸一口气,便对着林如海双膝跪地,拜倒曰:

“弟子年幼失怙,无人教导,心中每多思量,恐有负先人教诲,斗胆请拜在林公膝下,愿为弟子,洒扫庭除,晨昏定省,追随林公向学,来日若有些许所成,当为天下黎民效为犬马。”

言罢,深深叩首。

在林如海面前,林思衡也并不敢玩什么心眼计谋,只能据实相告,剖明心迹。

他需要有林如海的庇佑,来度过眼下的艰难。因而此番交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不敢有半分轻忽。

到得此时,他已经尽力而为,此番谋划能不能成,只得看林如海的态度了。

林如海见状,心中已提前有几分猜测,因此一时也并不显得惊讶,也并不叫他起来,只是又问道:

“老夫看你言谈,确是读过书的,但不知你先考尊讳?竟能教出你这样的孩子来。”

林思衡也并不迟疑,脱口答道:“先父原是西安府一秀才,曾自言于经义策问并无所长,只为人处世之道上尚可,与杂学格物之上或有些许可足称道之处。

先父病逝前曾有言再先,自陈自己虽读圣贤书,然一遭天灾来临,终是百无一用,叫我身披红袍位列朝堂之前,不可再对外人提及他的名讳,免得使祖宗蒙羞。故弟子不敢答此一问。"

一旁看热闹的众人听见这少年张口就要穿红袍,只觉得这少年实在好大口气。

老老实实站在角落里的边城悄无声息的翻了个白眼。自己分明还记得,之前林思衡一直声称自己父亲是个货郎来着,这会子就变成秀才了。

可见读书人的嘴都是能哄人的鬼,果然是信不得。心中却又祈盼着林思衡今日能得偿所愿。

林如海笑道:“倒还不必急着自称弟子。”

正待还要在问几句话,身后却传来一道声音:

“相公,若瑛儿还活着,再过几年,便也是如这般模样了吧?”

林如海微微一怔,回头望去,贾敏不知何时也走了出来,眼睛正看着身前这位少年人,神情里竟有几分慈爱。

林如海心中一痛,自去年瑛儿病逝,夫人一直耿耿于怀,不得疏解。

白日里在人前不显半点,夜里却常常以泪洗面。

自己这个枕边人又如何不知?

如今看来,夫人莫不是在这少年身上看到了瑛儿的影子?

既如此,也罢。

这少年眼下虽是身份不明,终究不过一个少年郎,况且身边还有这么多孩子,究竟如何,将来总能看清楚。

倘若果真能叫夫人稍得抒解,也是一桩缘分了。

因而林如海面向思衡,正色道:

“你既要随我治学,却有几个规矩,其一需得勤勉,日出即学,日落方休,其二需得向善,不可仰仗所学,胡作非为,欺压百姓,哄骗父老。其三需得持正,戒贪,戒骄,戒欲,不得贪鄙,不得暴虐,不得淫邪。,这些你可能做到。”

林思衡恭敬答道:“弟子都能做到,谨记恩师教诲。”

林如海见他打蛇随棍上,直接叫起“恩师”来,此时倒也不再多说什么。

还待再训几句话,贾敏见林如海也已经松了口,哪里耐烦听他说那些有的没的。

上前几步先将林思衡扶起,伸手轻轻拍打他身上的灰尘。怔怔得看着林思衡这一对剑眉星目,喃喃道:

“真像啊...”

林如海听见这话也一愣,见眼前这少年风姿不俗,眉眼英俊,恍惚间好像竟真看见自己去年病逝的儿子长成后的模样。

微微叹了口气,说道:

“你我今日有此番缘分,或是天意。

你既拜我为师,往后不必行此大礼,只勤勉向学为要,若有懈怠,须晓得戒尺不留情面,当时时自省。”

林思衡神情更恭敬低头道:“弟子必一心向学,不负恩师期望。”

随即又向贾敏深躬一礼,口中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