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也只如木偶一般任他施为,既不吭声,也不抵抗,只由得他一通忙活,见他终于忙完,黛玉也清醒了。心中虽有些感念,嘴上却不饶人,只说道:
“哪里便已有这般冷了,我觉着倒还好,偏你又要给我裹的里三层外三层的,叫人热得慌,不过才喝了一口茶,你便给我倒了,我一会子喝什么去?”
林思衡便笑着把黛玉牵到桌边,从篮子里取出一盏热牛乳来,道:“师妹且饮一口这个,我专叫厨房热过了的。”
黛玉看着那牛乳,便皱起眉头来,她原也不爱喝这东西,只觉得有一股子腥味,叫人难以下咽,偏偏自己这师兄却总说这牛乳对身体好,只是软磨硬泡哄自己喝,实在是烦人。
略屏了屏气,黛玉一咬牙两只手将牛乳端起来,一口干了,也不要他再来哄。
一碗热牛乳下肚,黛玉也觉得腹中温暖,身上的寒意也被驱散了,领受了他的好意,温言道:“你昨个儿又去柳树街了?那里可还妥当?”
林思衡便回:“因林管家时时照应着,因此都还妥当。”
一边说着,一边又从篮子里取出三根糖葫芦来,将两根红彤彤山楂葫芦给绿衣和雪雁分了,叫他们自去一边吃去,又将一根五颜六色的,串着各种水果的糖葫芦递给黛玉。嘴里继续说着:
“这糖葫芦北方常见,扬州这里却见的不多,这原是我教他们的, 如今已做的比我好了。刚刚那两支山楂葫芦正是我昨儿从柳树街带回来的,师妹这一支,却是我自己做的了。”
黛玉心里高兴,面上却不显,只说:“倒难为你,辛苦做这些来哄我,我前儿给你留的功课可做完了?可是又有什么要来问我的。”
林思衡便大笑道:“师妹留的功课自是写完了的,只是却有一点疑惑,还得劳烦师妹再指点为兄一二。”
黛玉便轻轻叹了口气,拿过他的书,耐心的为他讲解起来。
如此消磨了一个时辰,林思衡便叫绿衣去让张嬷嬷取些午饭来,林府里自然是有条件一日三餐的,厨房里时刻都备着,他也不是第一次在这里用饭了。因而张嬷嬷熟门熟路,很快便取了来。
叫绿衣和雪雁都一并坐下用饭,两个小丫鬟也没了一开始的诚惶诚恐,笑嘻嘻的便坐下来。
黛玉因起的晚,有些食欲不振,只是挨不过林思衡的殷切劝导,也神情恹恹的勉强吃了一碗。
饭后林思衡起身告辞,回到自己房里,也并不温书,一则这些蒙书本就简单,自己原本就曾学过,只是要改写繁体字。
再则林思衡感觉自己如今与这副身体相处愈发融洽,虽有时候也愈发显孩子气,记忆力却也好的有些不像话了,竟真正到了能过目不忘的地步。
因此将师父的考校也并不挂心,只是一边研磨,一边在纸上用简体字跟符号写一些只有自己能看懂的东西。
写完后便交给绿衣,只说这很重要,叫她收好,绿衣便神情严肃的点点头,不知从哪拖出一个小木箱来,把写满字的纸整整齐齐放进去摆好,然后又把箱子拖到角落里藏好。
那箱子里已有了厚厚一摞写了字的纸,都是林思衡这一个月的成果。
绿衣很会藏东西,她藏起来的东西有时候林思衡都找不着,因此把这些东西交给她保管便很放心。
...
次日晚间,林如海忙完公事,坐衙回来,终于想起自己还有一个便宜徒弟,想着差不多也有一个月了,于是招来林管家问道:
“这些时日衡儿读书可还勤勉?”
林管家便回到:“少爷这些时日,除了固定每隔七日去一趟柳树街,其余日子里读书十分勤勉,素日里都是手不释卷,也常往小姐处去请教学问。”
林如海便觉得有些奇怪,衡儿看着十分聪敏,只是几本蒙书又哪里有许多要请教的?便叫管家把他找来。
林管家来找他时,林思衡正拿着一本史书在看,可怜林思衡来此已有三四个月,直到今天才弄懂这方世界的历史。
1449年明英宗亲征瓦剌遭遇土木堡之变,英宗被俘虏,次年又被瓦剌放回。1457年于谦被明英宗朱祁镇复辟冤杀,次年,瓦剌再度南下,长驱直入,大破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