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3章 征兆(2 / 2)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首页

林思衡努力挂上一副轻松的笑意,低声说道:

“师娘放心,衡儿天赋异禀,师娘且养好身子,看衡儿此番先考个少年举人回来,待过几年再考个少年状元,如何?”

贾敏便也笑:

“衡儿素来聪慧,我是知道的,一个举人功名早晚是衡儿囊中之物。便是今科不中也没什么,需知命里一切皆有定数,不必强求,便如我这病,倘若果真天意如此,也不必强求。”

黛玉听着母亲这话,再忍不住,失声痛哭起来。贾敏继续道:

“该交代给你师父跟玉儿的话,已交代过了,衡儿虽年幼,却聪慧坚韧,师娘却有几句话,要叮嘱你。倘我果有不测,你师父自有主意,你是劝不得的,且由得他去,我只不放心玉儿!衡儿,你得替师娘照看着她啊!”

林思衡再忍不住,涕泣顿首道:

“师娘放心,只要衡儿还在一日,必要保师妹一日周全!”

见林思衡做了承诺,贾敏似也放松下来,又含糊不清的说了几句话,渐渐又陷入到她深沉得梦境里。

...

此后半年,贾敏每隔几日偶尔清醒一两个时辰,其他时间都陷入到毫无知觉的昏迷中,水米不进,只日日以参汤来续命。

每次醒来,除了与林如海和黛玉说会儿话,便总要过问两句他今年的秋闱准备如何?林思衡也每每都笑着说“师娘放心,衡儿必是手到擒来”,转过身去仍是不断研读医术药谱。

八月初七,林思衡赶赴金陵学政院参与秋闱。

一大早,一辆马车安安静静的从林府侧门驶出,这是自崇宁六年来,林思衡第一次踏出林府。

祥子坐在车辕上安安静静得赶着车。车厢里,林思衡竭力在林府众人面前绷得笔直的腰杆,在马车驶出宅邸里,陡然间塌陷下来。把脸埋在手心里,手肘支在膝盖上,无声痛哭起来。

眼泪顺着手掌的缝隙,渐渐往下低头,砸在车厢内的地毯上,悄无声息的消融不见。

绿衣坐在一旁,仍是安安静静的看着他,眼底满是痛惜。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林思衡终于抬起头来,用袖子擦擦红肿的双眼,轻声说道:

“说说吧,今年民丰楼和如意斋的情形如何,你大哥那里,可曾带过什么话过来?”

绿衣便如数家珍的说道:

“民丰楼和如意斋都还好,这两家店在扬州的名声已愈发响亮了。因此生意比去年更好了些。如今这两家店的存银,总共已经有五万两。尤其如意斋那边,从金陵和苏州来的客商愈发多了。

四哥今年做出来不少新东西,我都留存了,大多是些新奇玩物,只是上次托人来带话,说是公子之前叫他烧制的琉璃杯已有苗头了。

二哥也回柳树街了,正琢磨着要自己开个铁匠铺,兄长和钱三哥还有郑七哥,今年时常出城去做生意,因此从店里支取的钱也少了些。

兄长早前原是打算要亲自护送公子去金陵,只因突然收到了什么消息,着急忙慌的便去处理了。也不曾传过什么话来。”

林思衡有些惊讶的看着眼前的小姑娘,他此时才陡然惊觉,这大半年里正是绿衣在为自己处理一切对外事务:人情,消息,生意。

既如此,她就不可能不清楚自己兄长所谓的出城做生意,其实就是在拿剿匪来练兵。那个昔日里会因人贩子一句话吓得走不动路的小姑娘,如今已经能够平静得接受自己的兄长此刻或许正在与人刀枪相搏。

林思衡清楚他们兄妹的感情,绝不会以为绿衣是冷血至此。

眼前的绿衣不知何时已没了脸上可爱得婴儿肥,眼神里的稚气似乎也消失的干干净净,留下的只有沉静和智慧。

绿衣就在这大半年里,匆匆忙忙得长大了。

绿衣这样的年龄,若在几百年后,其实才不过刚上初中,如今她瘦小的肩膀,却已经为他这个主子强撑起一片天来。

林思衡有些愧疚,伸出手来,握着绿衣有些瘦削的手掌,轻声道:

“绿衣,辛苦了。”

绿衣陡然红了眼眶,反握住他,只说:

“公子好,绿衣就好,能为公子做些事情,绿衣觉得高兴,不曾有什么辛苦。”

主仆两人头抵着头,都没有在说话,只是各自收拾自己的心情。

马车摇摇晃晃,往码头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