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小伙子的笑特别迷人,他说:“心算天下的鬼谷传人,怎能死于一群蛮夫之手呢?”
引子
三拐痛恨诸侯王,是因为诸侯王让他身残形疾,过了数十年非人的生活。
更具体地说,三拐痛恨秦国国君。他总想不通,你“淫荡”自己举个鼎举不起,砸断了狗腿子,那是你咎由自取,死了就埋掉,与别人何干?还杀了人家的全族!
三拐是个爱记仇的人。他学了这么多年的谋略,他知道这么冲动是违背自己所学的,是有危害的。但所谓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有时连三拐自己也没办法。
三拐一踏入尘世,便急于伺机报复秦君。他策划完“吕不韦盗买秦国”事件后,他觉得终于岀了自己心中的一口恶气,数十年来压在他心头的郁闷一扫而光。
他心情舒畅,四处游历。
有一天,他来到一个山清水秀、柳绿花红的山脚。
山脚下有一户人家,板桥石凳,竹篱茅舍,一阵吟诵之声从茅屋里传来:“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
“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三拐接口诵道。
里头传来哈哈大笑声:“哪位高士降临茅舍?难怪昨晚灯花结彩,今晨喜鹊唱歌”
说完,一个英俊清秀的少年迎了岀来,向三拐作揖,并迎他进房。
那青年面如冠玉,颀长身材显得有些柔弱,像是一位漂亮的女孩子。
只见他的房间里十分简陋,一榻一椅。竹简堆满了半张榻。
三拐与他谈论,知道他是韩国贵族的公子,姓张名良。
他们谈了许久许久,他们都互相倾慕对方,认为对方是不世之英才,一代之俊杰。
他们秉烛夜谈,不知疲倦。
后来谈深了,三拐知道张良准备伺机刺杀秦始皇,以报他灭亡韩国的仇恨。张良说,他结识了一个勇士,抡得动四五十斤重的大铁锥。他准备以大铁锥击杀秦始皇。可惜难以知道秦始皇巡行的车队的时间,更难知道他所坐的皇辇在哪个位置。
三拐也告诉他,自己可以帮他策划如何击杀秦始皇。这一系列问题他都会解决。
其实三拐知道,那秦始皇已经不是嬴姓血统的子孙了,而是自己的好友吕不韦的儿子。但三拐痛恨他不但认贼作父,以嬴姓子孙标榜,而且送信逼死自己的好友吕不韦。
吕不韦可是他的亲生父亲啊!
于是就有了在博浪沙中,张良和大铁锥埋伏击杀秦始皇的历史事件。可惜那大铁锥由于慌乱,只击中了秦始皇的副车,而没有伤害到秦始皇本人。
秦始皇大怒,依据侍卫的描述,画影图形,全天下搜捕他们。
他们三人早就想好了退路,三个人依计划而行,隐姓埋名,分散而逃。
三拐因为体形特殊,所以他这个目标更容易被发现。所以他把自己扮成一个佝偻着背的老人,租了一辆马车逃往下邳。
这天,他逃到一条四通八达的岔路口,岔路口有一家酒店,三拐想问问路况,顺便喝杯酒润润喉。
他让车夫到附近的林子里等自己。
三拐佝偻着背进了酒店里,只见酒店十分宽敞,摆着六七张桌子。
其中有两张桌子上坐着人。
一张桌子上坐着一位二十五六岁的帅小伙子,正低头品着什么。
另一桌一个老妇人带着两个十六七岁的妙龄少女,看起来很漂亮,都罩着面纱。
三拐忙向老妇人一桌走去,他对老妇人说:“老大姐,我跟你们同坐一桌怎样?”
那老妇人爽朗地笑道:“坐吧坐吧!这么大的地方,我们也用不了,你爱坐那里就坐那里。”
三拐告了坐,坐在那老妇人边上。
三拐点了几个好菜,要了一壶好酒,请那三个人一起吃。
那老妇人极是豪爽,客气了两句,便一起吃了起来。
她们边吃边聊。老妇人说,他们是寿春人,这两个是她的女儿,因为年龄大了,到小沛这里来投奔亲戚
说着说着,忽听得酒店门外传来一阵马嘶声,接着一伙官兵涌了进来,呼啦一下占据了三张桌子。
其中一个头领一样的独眼龙从怀里掏出一卷轴,打开来,对着店里的几个人审视起来。
三拐看到,那卷轴上画的正是他和张良、大铁锥三个人。
那独眼龙走过来审视了三拐很久说:“老头,你们一家从哪里来?要到那里去啊?”
三拐笑笑说:“军爷,我们一家从寿春来,到小沛投亲戚。”
正宗的寿春嗓音,三拐在寿春混的时间不短。
那老妇人却大吃了一惊,心想,怎么倒和他成了一家了?继而又想,吃饭都同桌同菜,不是一家谁会信呢?怎么说得清呢?
那时秦法自从商鞅变法之后便很严苛,犯有小法都动辄破家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