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承恩伯周全斌说,上公子一天课,胜读十年书啊!我早就想来了,今天总共来了336人,可不全是我们铜山部的人,除泉州满营外,全都到齐了。
不过公子不必担心今晚的晚餐,我们都自备便当了,而且如果宿舍来不及整理,帐篷也都带来了,大家都是军人,生活上好处理的很。
此外,这几天各部处理台风的首尾,今天已有第一批资料送呈公子,共有施将军部、承恩伯周全斌部、敦达部、荣禄大夫郑袭部、海澄公黄梧部、及随军参谋部,共有六封信我都带来了,说罢把六封信交给我。
我请营千总林朝赶紧动员起来,整理宿舍、烧水、引导来客到教室用餐、通知厨房明早起三天增加供应量,人手不够就以战士加入协助,发挥团队精神,竭诚欢迎招待来客,务使宾至如归。
我邀杨富今晚与我同住,杨富欣然同意,他一面吃便当,我一面在一旁看信。
首先是敦达的来信,有关配合铜山岛施将军部,宣称风灾受损严重,战船一时无法修复,为免影响战力,要征调温州、台州、宁波所有中、大型战船、造船用料及船匠,现在工作顺利,温州、台州、宁波水师均已回报,承诺全力配合施将军的需求,以朝廷的重点工作为优先。
但是据悉耿继茂经此打击已一蹶不振,同时他已经呈报朝廷请求支持、协助,并将福州风灾的惨况报到户部请求拨粮。为免朝廷派出勘灾钦差大臣来闽,使本军军情提前曝光,请主公指示应对方针。
其次是周全斌部的来信,已派出一百艘战船,备足食物、饮水前往莆田灾区,主要目的是将灾民接来安住,尤其是匠户、技术人员等,目前已在莆田各地灾区设置粥棚十处,并以帐篷分区安置、安抚灾民,初步统计,愿意随我军行动的人数已超过万人,俟我军撤离时,因后继无人赈灾,估计跟上来的人将会超过二万人,预期本月十日撤返回金门安置。
第三封是施琅本人的来信,他已亲自赴温州、台州、宁波三个清廷次级的水师驻地,总共可用船只约200艘,将协商借用180艘,全部水师战士共4,000人,连同眷属共二万余人,将先调船带回来铜山安置。
意外的是,造船木料及装备等资源相当丰富、齐备,预计本月15日连同粮草、资源一并带回,希随军参谋部政治室派人前来协助动员。
至于派人赴清水墘赈灾之事,接到公子的命令后,已立即派左都督杨富辖下副总兵陈天生,率50艘战船,携带五千石粮食,前往清水墘相机行事。
第四封是郑袭部的来信,他已高举救灾大旗,明火执仗通告相关衙门,并亲自赴杭州、苏州一带采购粮食,并要求各地官府协助,以压低粮价但因正值青黄不接,粮价压低有限正洽相关衙门以官府粮仓应急,秋收后归还,预计可实收上好稻米五万石。
第五封是黄梧部的来信,已派出一百二十艘战船,备足食物、饮水前往福州灾区,福州灾情惨重,屋舍几乎全毁,官仓全部浸水泡烂,饥民疯抢,恶俘遍野,官府已无力维持秩序。
耿继茂移交3,800名战士,但只提供简单的武器盔甲,并不提供粮食,我已将战士家属共约15,000人,先送回同安安置。
现我军正紧急调拨粮食来福州应急,本军主要目的还是将灾民接来安住,尤其是匠户、技术人员等。
目前已在福州各地灾区设置粥棚八处,都需以重兵保护才能维持秩序,同时设置帐篷分区安置、安抚灾民。
初步统计,愿意随我军行动的人数已超过二万人,俟我军撤离时,因后继无人赈灾,跟上来的人将会超过三万人,预期本月十五日撤返同安安置。
第六封是首席随军参谋王立的来信,他把各部目前的状况,以及可能的成果做一整理。并表示,他现在已能体会随军参谋部的作用,除了通信室,所有的人员,全部派到各执行部门,一方面协助处理工作,一方面观摩学习。
我看了六份书信,已掌握了整个局势,杨富也吃完饭,我综合成下列四点,请杨富派人携回铜山,通告我军各部,我一面写,请杨富一边看,是否有需补充之处:
一、目前执行全力救灾,接船接人的各部,均已依原订目标顺利进行中,请加大力道,不必心存顾忌,全力施为就对了。
二、敦达担心朝廷派出勘灾钦差大臣来闽,使本军军情提前曝光。这正是孙子兵法谋攻篇: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的预先察知敌情之先知概念。
请敦达继续循各种管道,了解并分析朝廷的动向,以便我军能及早从所有敌我情势中,做出最佳判断,找出对我成功机会最大的地方,作出对我最有利的作战方针。
三、各执行部门目前最优先的工作,是尽可能完全动员7,800前来的战士,请随军参谋部全力协助。
四、前来的7,800战士,到达我方时,立即给予更换我军军服及武器,原来的军服及武器请送到金门方大洪部,并请妥善保管,将来可能有大用。
杨富问我,收集那些旧军服及武器有何大用?我说,清廷若不派出勘灾钦差大臣来闽则罢,若派出来,我想请天地会众好汉穿耿继茂战士的军服,带耿继茂战士的武器盔甲。
至浙江温州平阳县一带山区扮强盗,并让其有来也有一些可以回去,届时耿继茂就是有一百张嘴也说不清了。杨富哈哈大笑,道:主公妙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