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8章医学兵工齐头并进
午餐后,略事休息,我们继续第三个要看的是投弹组,由厂务长兼投弹组组长史政报告。现在苦瓜型手榴弹已可以量产每月一千只,磁瓶汽油弹每月量产一百只。
中秋节前至少能有苦瓜型手榴弹二千只,磁瓶汽油弹二百只,可以提供各部队使用。
我请史组长找个靠得住的人各试投一只看看,但可不要找来个不靠谱的人,把我们几个都报销在这里。众人都哈哈大笑。
试投结果,大家都吓一大跳,苦瓜型手榴弹一爆炸,轰然一声巨响,方圆二十尺内,几乎夷为平地。
磁瓶汽油弹声势更为惊人,猛烈的大火,在方圆二十尺内熊熊燃烧,足足烧了半刻时间才熄灭。
我问史组长这个威力及可靠度,与过去所用的比较,你觉得是否还有改进空间?
史组长答道:我们过去所用的主要在吓人,基本上是伤不了人的,与现在的相比,一个是玩具,一个是天雷,不能相比啊!
至于可靠度,苦瓜型手榴弹已在九成以上,没话说了但是磁瓶汽油弹虽然已在八成以上,我直觉认为可以再提高。
我说道:你的直觉正确,磁瓶汽油弹点火比较困难,我本想使用双重点火装置,材料都准备好了,但在设计时,发现制造上的复杂度有些高,危险性也较高,因此可能需要到复兴基地材制造得出来。
我们第四个要看的是化工组,由李组长报告,化工组负责石油炼制、新式火药及延时火绳研发。将以量产苦瓜型手榴弹每月一千只,磁瓶汽油弹每月一百只为其目标。
从刚才的试投可以确认,石油炼制、新式火药研发均已达标,但延时火绳研发似乎尚有改进空间。
所以我说道:虽然我们看到苦瓜型手榴弹与磁瓶汽油弹的可靠度已在八、九成以上,但还是不尽如人意。
其关键在延时火绳的质量管控,如果能再提高火绳线整体的均匀性,维持其尽可能的一致性,相信其可靠度,可以再提升一个层次。
我们第五个要看的是炼钢组,由陈组长报告,炼钢组负责炼铁、锻造技术、炸膛防治技术。
由于现在建造大炼钢厂,并不符实际,因此是以选择良好的精铁进厂,依据需求进行热处理、锻造加工。
除了制造各种切削工具为优先外,每月以量产质优刺刀刀刃、枪管、枪身各500支为其目标。
工厂内进行着精铁进厂后的退火、回火热处理、及锻造等金属加工,光是火炉、坩锅、窑炉就有几十个,厂内热火朝天,非常闷热,空气又污浊。
工作人员久处其间,不以为意,都专心于工作之中,我却觉得非常不忍。
我请陈组长将两个藏兵洞改装的工厂后面挖开,让空气可以对流,由于藏兵洞口在正南,后面在正北,地势又高,空气对流效果一定好。
而且今后厂内工作人员,不限量发放口罩,入厂就要戴上,只有几天的不习惯,数日后习惯就好了。
我们第六个要看的是质量组,林组长报告,质量组负责全厂质量管理,现在质量组有两个人,一个在工作间巡查,林组长自己在工厂这边巡查。
林组长做事有板有眼,他自己设计了巡查检查表,现在已经累积了厚厚的一本,看里面的纪录,各组都有不少问题,但除了少数不容易马上改正,而成为追踪的事项外,都已在复查后结案。
我看了尚未改正,而成为追踪的事项,大体上可分为四大类:工作人员卷袖子、工作人员打赤膊、屋顶太低致使火炉、坩锅、窑炉等烧烤到屋顶,恐有酿成火灾之虞,以及厂内空气污浊不利质量控制等。
我看了之后,着实赞美了林组长一番,这都是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啊!因此我正告大家,屋顶太低、空气污浊我们的改善空间有限,但可以加强通风、准备砂土、清水灭火,但不能置之不理。
此外工作人员卷袖子、工作人员打赤膊,这在工厂内绝不可以再发生,要知道你卷起袖子,很容易因为与平时的习惯不同,而导致手臂卷入机器中,或靠近高温处引燃衣物,而造成重大的人身伤害事故。
而且衣服是我们的第二层皮肤,具有保护身体不可忽视的功效,因此不可以打赤膊,请大家要爱惜自己,也请大家要互相监督、规劝,甚至举发这种不当的行为。
我们第七个要看的是木工组,由周组长报告,现在木工组正在赶工,以每月量产一千支木枪,总共要制造三千支木枪,以供刺枪术训练之用。
周组长报告,其实木工组最优先的工作,是支持各组组立精密车床及各种工作母机。
木工组制造的木枪,我已经见过了,做得真是严丝合缝,不论是尺寸、重量都分毫不差,甚至于还可作为火枪组制造火枪的模型使用。
在木工组的厂房最是舒服了,原木的香味扑鼻,规律的刨木声悦耳,只有锯木的声音偶而有些刺耳。
我赞美了木工组的工作质量及效率,另外请教育长兼队长周公信洽相关单位协助,运送250支木枪到中华青年营和中华少年营铜山分校,350支到金门分校。
我们的第八组是玻璃组,午餐后,教育长兼队长周公信已找来四个人,一直跟着我们巡视各厂房,四个人一路上都好奇的东张西望。周公信的办事效率真是没话说的。
在回到大厅的路上,周公信将名单交给我,其中有一个叫高启隆,年纪才二十出头,是在道观里长大的,不但识字,还会道家的吐纳之术。
因不满清廷轻视道家,接受了一等海澄公黄梧部的动员,是黄梧夫人的远房亲戚,因为来得晚,但黄梧还是把他推荐到中华兵工厂,暂时当个普通的工作人员,他也从不抱怨,老老实实的工作着。
我就喜欢这种沉潜的人,南宋心学的代表人物,陆九渊所著常胜之道曰柔论有云:沉潜刚克,高明柔克,德之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