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4章 尊重他人 语言文化(1 / 2)王师北定首页

第224章尊重他人语言文化

看完这个占地150甲,半无烟煤的大矿场,时间已近午时,我们一行六个人就在进入新里市前的一条河边,准备找个僻静处埋锅造饭,正要生火了,却见两个人匆匆而来。

大声喊道:主公!主公!主公好!公爷说主公怕打扰我们,可能会在路上自己做饭,要我们在这附近多加留意,尤其是河边、溪边,公爷说主公一路巡视不会走太远,果然让我们在此遇到了。

我们这一带有12个屯垦区都收到公爷的嘱咐,公爷说主公要前往奎松市,因此大家多在东南一带巡梭,只有我们想新里市人多,主公有可能会先来巡视,因此靠西边多张望,皇天不负苦心人,终于被我们遇到了。

因为主公规定河岸一里不能开垦,我们的屯垦区就在过河一里处,也是最近的屯垦区,其他11个屯垦区我们会立刻通知他们收哨,肯定羡慕死他们了。

说罢,两位战士在一旁引路,执礼甚恭,过了河,我请他们放自然一点,这样弯着腰走路太辛苦了。两位战士都是提督王进功的手下,说提督王进功对于靠近马尼拉及奎松市的早期移民,因为曾有阳奉阴违情事发生,因此将暂时坐镇在那一带一段时间,等局势稳定再回新卡市。

放自然走路之后,两位战士说话顺畅多了,其中一位战士自我介绍,他是从六品的卫千总,负责管理这个这一带最西边的屯垦区,因为地势平坦且又紧靠着河边,灌溉容易,因此面积比较大,有1,527甲,总共安置1,752人,是这一带最大的一个屯垦区,共有66名战士管理。

另外一位战士也自我介绍,他是同僚里面年纪最大的,今年已36岁由于不想耽误人家,一直未婚,弟妹们都已婚嫁,家里的老母亲非常着急。家人就住在离此二里,靠西北方的一个中型聚落。

正好这个屯垦区的一家原住民有一位女儿,今年19岁,在原住民中算是老姑娘了,他父亲有意将女儿许配给他,双方已见过面了,都觉得满意。

老母亲也来看过,大家都没有门户、种族之见,只剩语言还不太通畅,这一点我倒不介意,因此已向王提督申请转为一般保安警卫,准备长驻此地。

我说道:恭喜你呀!先预祝你一切顺利,礼金先奉上,结婚时请通知我,我一定来喝你的喜酒,还要在婚礼上唠叨两句。我请传令官包一个二十两的红包,亲自奉上。这位战士待要推辞,我说道:这是我的诚意,请勿见薄。

我继续说道:在人与人想处的过程中,语言是沟通人际间讯息交流的主要方式,透过语言,可以帮助我们沟通彼此的观念,了解彼此的想法,当然,这必须在彼此都能了解彼此所使用的语言符号为前提。

因此,不同语言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促进与他人的沟通,因为每种语言都是经由长期的使用,各自发展出有利于迅速相互了解的快捷方式。

借着你们夫妻之间,以及两个家庭之间的互相学习、互相尊重、互不歧视对方的语言,相信你们的家庭会圆满和睦,说不定可以为我国训练出几个沟通及通译的专家出来,这可是稀缺的人才呀!

卫千总的介绍及这位大龄战士的谈话,我们一行人愉快地走入屯垦区的办公室,广场上立刻响起欢呼声,随着军歌声响彻云霄。接着广场边上燃起半干的牛只吃剩草料,我问卫千总,这是何意呀!

卫千总回答道:我们12个屯垦区互相约好,谁接到主公就燃起草料,通知大家,可以收哨了。我赞叹地说道:人的智慧真是无限呀!连这招都能让你们想到。

卫千总说道:我们12个屯垦区最远的有15里,要靠人跑步一个个通知,还挺费时的呀!而且这个人跑回来肯定累得像条狗,所以穷则变,变则通,这也是主公教的。

吃了一顿愉快又丰盛的午餐,我们总不能被骂丈母娘家的狗,吃了就走,其实我也想看看这里原住民的生活,尤其是那位大龄战士的准岳家状况,所以就请卫千总带路绕过去看看,也请这位大龄战士权充译员。

卫千总说道:恐怕现在他们都在田里干活呢,平均每人有将近一甲的土地,够他们忙的。

我说道:没关系,先看看住家,再到田里去见人也可以,两着都是安家落户的根本。两者都要落实,才能实现由渔猎、刀耕火耨生活,蜕变成精耕农民的根本转变。

到了住宅区,一看都是连栋式的组合屋,只有两种款式,一种是供小家庭用的,另一种是大了一半,应是给家里有长辈同住用的,使用的建材虽简单,木料以橡木为主,大梁则统一使用柚木,其他非主结构则多为竹材。

可能是为了争取时效,也可能是因为资源有限,所有的建材都未经防蚀、防蛀、防虫等处理,因此使用年限有限,平时也需要经常维护、保养。

虽然没有西班牙建筑的雄伟壮观、镇摄人心,但是可贵的是,不管原住民的住家、战士们的营房、或公共建筑,使用的建材、规格及型式都是一致的,给人的感觉就是相互平等、彼此无贵贱之分。

这位大龄战士到一个人家去敲门,没人回应,左邻右舍也没人探头,显然大家都在田里忙活了,应该是连幼儿、婴儿也都带到田里去了。此地的原住民习惯上都是全家一起行动,西班牙人统治期间,想要报复都找不到人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