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8章 粮食危机 有效因应(2 / 2)王师北定首页

其组织方式亦建议比照老近卫军的组织结构,配合刺杀术之合搏战术以三人为一伍,其中一人兼任伍长三个伍为一班,其中一人兼任班长,另一人兼任副班长,以班为最小的作战单位,共有九位战士。

四班为一排,另设专任排长、副排长各一人,共有38位战士,其中军官两名四排为一连,另设专任连长、副连长、辅导长各一人,共有117位战士,其中军官11名。

11名军官,建议均由特种作战司令部定期轮调过来担任队职官,所以只需招募106位战士,若此建议可行,现已招募完成,而且都是老行伍。四个配备金库之部门各配置一个排的兵力,有双岗哨亦有巡逻哨。

11名军官则要经常出巡,成为不定点不定时的游动哨,一方面防止敌人趁隙渗透,另一方面督察我方哨兵战士之勤惰,如此则可谓固若金汤,连部将设在中央银行。

我说道:这个配置可谓面面俱到,只是一天十二个时辰都需要轮班,一个连的兵力是否足够,可不要让战士们过劳了,但可先试行一段时日,请李司令随时过来看顾,若有需要就增派一个排的人手,当作轮休用之预备排。

此外,特种作战司令部尚未成立,因此有两个月的空档期,须请第一近卫军抽派军官暂代。并请随时以四级战备等级处理,限制金库附近人员之出入,轮休人员须告知去处及联络方式。

接下来谈第二近卫军筹组现况,由李思忠司令报告:自从本月初主公发布消息准备筹组第二近卫军,将由各部抽调年龄在35岁以下,至少服役五年以上,而且至少参加三次战役以上的菁英六千人。

并搭配愿意提早投效军旅,年龄满18岁的中华青年营学生50人,以老带新组成第二近卫军,驻守新达市随时准备出征。各部报名者踊跃,均已由各部自行筛选,现在战士人员名单已确定。

但是各部反映,需再等一个半月才能来报到,原因是战士们目前都已在各屯垦区、聚落工作中,暂时抽调不出来,最少需要一个半月的时间,甄选、训练一般保安警卫,并做好工作交接、互相重迭十天左右才能来报到。

此外,仿照第一近卫军编制,合计一个军的编制为10,012人。目前超编69人,其原因有二,首先财政部收拢之精锐战士是4019人,并不是四千整。

其次是中华青年营学生50人,原先并未计入员额之内,我想还是公平对待,不要有差别待遇,对团体、对他们都比较好。

由于一个满额军的战士员额是13,914位,其中可另设训练营以招募三个营的新兵,另外加上一个医务连,所以超编的69人将编入训练营,作为训练营的骨干教官。

至于全军所需兵器及锱重连、锱重营所需之牛只、马匹、衣物、药物、铁器、兵器、维修工具、枪炮、弹药及运输车辆如单轮鸡公交车、双轮推车、双轮拉车、及四轮牛车等,财政部已同意优先购置新品供应,将可在一个月内办妥。

此时蔡副军长德忠也已在座,我首先表示:对于李司令筹组第二近卫军的进度感到满意,对于李司令的能力感到钦佩,对于各部的全力配合深感佩服与感谢之情。

在李司令的报告中我也发现一个插曲,我军的财政专家郑部长,对于钱粮之事锱珠必较,精准异常,又能运筹帷幄,图难于易,洞察时势,早谋机先,我军若能渡过此次粮食危机,郑部长当居首功。

但是郑部长显然对于行军操练、战阵之事显然不太在行,居然半年来一直都少报了19个诺大个人头,所以古人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又说天生我材必有用。

汉川草庐史籍战国策孟尝君有舍人而弗悦中有一句话:……故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所以每个人只要知其所长,避其所短,就可以发挥才能,贡献国家社会,不必气馁。

现在我对于李司令有关筹组第二近卫军的报告有三项结论,讨论通过后通告全军实施,将在下次首长会议中请求追认:

一、兹聘第一近卫军蔡副军长德忠为第二近卫军军长,李司令思忠为政务副军长,释觉音为事务副军长,另请方军长提升一位原僧兵为第一近卫军事务副军长。

二、第二近卫军军官应有一半由第一近卫军平调过来,所留空缺由其部下升任藉以激励士气。尤其是师、团级主管,以由第一近卫军平调过来为宜。基层主管及非主管之战士则以轮调三分之一为原则。

三、即日起第二近卫军成军,先与第一近卫军共享营舍、共同训练一个半月,一个半月后,第二近卫军即往新达市移动,以行军演习方式,锻炼战士体能。希望到达新达市时,全军已报到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