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83章 植入新观念 要耐心(1 / 2)王师北定首页

第283章植入新观念要耐心

次日十一月二十二日,一早侯海雄就带着两位原传令官前来守候,加上芳菊和岳母大人,我们一行十二个人,浩浩荡荡往大炼钢厂而去。辰时正到了大炼钢厂的大门口,程守义等人已在岗哨外面等候。

我先将程守义介绍给岳母大人、芳菊和侯海雄等人认识,之后介绍岳母大人、芳菊和侯海雄等人给程守义等人认识,并要程守义介绍陪他来的诸人,原来也都是徽商七大家族的后起之秀。

之后我们开始参观工厂内部施工情形,对于工厂内部脏乱无序,岳母大人甚表不满,要求立刻改善,程守义满脸苦笑立即承诺改善。

程守义特别说明工厂是分成两班日、夜赶工兴建的,所以工区整洁的维护需要有第三者负责,责任才容易厘清,现在就是一时找不到人来担任这项工作。

参观了一个时辰,我们一行人回到会议室,我首先谢谢程守义的安排让我们看到核心工程的施工概况,其次我问岳母大人有何高见,岳母大人还是工作环境整洁维护的问题。

我代替程守义回答道:公爷夫人的问题确实是个大问题,现在才开始施工没多久就这么脏乱,若不改善,以后只会更加严重,不但影响工作人员身体健康,也会严重影响工厂建厂的质量,所以改善工作已是刻不容缓的事。

接着我问芳菊有没有意见,芳菊说道:我看起来是五个模块同时在施工,而且都安排了要做第二次施工,显然是为了等到有了水泥之后,还要做工程的补强工作,那何不只先做二至三个模块,避免一次要同时补强那么多模块,增加投资风险?

我还是代替程守义回答道:五个模块同时施工是一个一贯作业大炼钢厂的最小经济规模,若分开做业则上、下游作业不易配合,反而容易有互相等待的投资风险出现,而且二次施工我已规划好标准作业流程,可以很顺畅的作业,约只需停工25天即可完成。

最后我问侯海雄有没有意见,侯海雄说道:你们工厂是分日、夜两班赶工兴建的,那每个人每日的工作时间,加上交接班及交通时间,在家时间只有五个多时辰,会不会有过劳的问题。

程守义回答道:工厂内需要日、夜两班赶工兴建的都是熟手技术工人,每个人都在该领域浸淫多年,驾轻就熟,应该不至于太过于劳累,也没有听说有人为此抱怨过。

我说道:我们今天来此讨论的内容多偏向人文关怀,除了黄厂长外,均少谈及场内技术问题如何突破,但我看程世兄等几位毫无不耐烦之色。这就是徽商的优良传统,令人佩服之处,钱要赚但也不忘反馈社会、关怀弱势。

基于此,也基于今天看到的多是高空作业,所以我推出安全索及瓶口结两项新知识,就从大炼钢厂开始向全国推广,每年可以少死、少伤千、万人。

所谓高空作业是指作业场合在离地面五呎以上,也就是说当你失去平衡时,脚下踩不到地的高度,换句话说,当你失去平衡时就会跌下来的高度,当你跌下来的时候身体会由哪个部位着地,你也无法自主的情况称之。

所谓安全索就是一条绳索一端绑在你的胸前,另一端绑在固定物上,因此当你跌下来时,安全索会拉助你,不会让你着地的救命绳索,高度够高的话,安全索可以放长一点,因此不必频频变换位置。

所谓瓶口结,就是一个打结的方法及其动作,很简单很快速就可以打好一个非常结实的结的技术,等一下我会将慢动作分解图画好,并示范几次给大家看个清楚。

我继续说道:刚才侯总经理问到,你们工厂是分日、夜两班赶工兴建的,那每个人的工作时间,加上交接班及交通时间,在家时间只有五个多时辰,甚或更少,会不会过劳。

程先生的答复是说工厂内需要日、夜两班赶工兴建的都是熟手技术工人,每人都已在该领域浸淫多年,驾轻就熟,应该不至于太过于劳累,也没有听说有人为此抱怨过。

我的看法是,其实已经过劳了,只是大家不知道,或是没说而已,我在中华兵工厂推行的是一天三班制,也就是说除了日、夜两班外,再加上一个大夜班,每班工作八小时。

其实即使这样,也已是人类的体能极限,过了45岁就不能再轮班,过这种日、夜经常颠倒的生活,厂方必须为资深员工调整工作,让他从事其他工作,否则轻则会缩短寿命,重则会猝死。

结论是,大炼钢厂目前缺乏人手,必须要积极募工,问题是本地一直召募不到所需人才,急需外力协助,以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建厂工程质量,这时就要程先生来提出要求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