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王爷回府之日,心情满不错,虽然大奶奶遇害,但毕竟是一年多前的事情,在前线作战时郭王爷已经收到家书,对此事早有心理准备,况且郭王爷与大奶奶的感情不算深厚,婚姻由父辈包办,指腹为婚,倘若能自已选择,两人多半不会走到一起无论性格或爱好,两人都没交集,唯一共通之处,是同出于武学世家,都懂得舞刀弄剑。可是,郭王爷并不赞成女人习武,他和大奶奶一起甚少谈及武学,导致两人更缺共同话题,因此,自从大小姐出世后,郭王爷甚少留宿春桃院,基本是夏莲院、秋菊院两边走。这次大奶奶离逝,郭王爷确有伤感,但还不至于太过悲伤。
而过去一年多来,王府经历诸多磨难,先是大奶奶惨遭毒害,接着是“曾家军”与“容家军”内斗,然后又传来王爷被擒、生死不明的消息,府内人心惶惶,部分佣仆心灰意冷,告老还乡,甚至整个西京也显得死气沉沉……万幸的是,艰难时期已经过去,郭王爷强势回归,一扫阴霾,全城顿时喜气洋洋,张灯结彩,民众拥上街头,夹道欢迎……看到西京人对自己的拥戴,郭王爷心情大好,尽管自己也曾厌恶世俗的繁嚣,但不时热闹一场,感觉倒也很不错。
然而,兴奋期并没有维持多久,一件离奇事件,却令性情爽朗著称的郭王爷勃然大怒,王府掌门人也因此易主在王府里,大总管主管府内上千人,大大小小各项事务都由他负责,然而,真正的“王府掌门人”还轮不上他,无论是当年曾大总管,还是接任的林大总管,都未能达到说一不二的地步,另一方面,王府内最具权威的郭王爷,由于常年在外,对府内事务甚少过问,因此只能算是王府的精神领袖,具体到权力落实,也不是他。
在王府里,真正掌权的,却是大总管背后那根指挥棒,此人才是王府内真正的决策者。大奶奶在世时,她就是王府掌门人,曾大总管对这座大靠山向来言听计从大奶奶过身后,二姨太踢走曾大总管,但容嘉华因为不得人心而未能顺利接棒,大总管一职旁落三房总领林乐身上,不过,王府里只剩两位姨太太,三姨太一向低调,甚少插手府内事务,生性泼辣的二姨太,当之无愧执掌王府帅印。林大总管是出了名的老好人,谁也不会得罪,对二姨太自然唯命是从,府内所有重要决策,都主动与二姨太商量后才执行,二姨太俨然成为王府新一代掌门人,而且比大奶奶更具权威当年,大奶奶虽掌管王府,但夏莲院却始终无法控制,哪像今天二姨太能掌控王府一切?
王爷回府约一个月,二姨太女儿,也就是二小姐郭佳佳刚好三周岁生日,或许是为了提高自己在府内的威信,同时也想让王爷增添一份喜庆气氛,二姨太决定在夏莲院正客厅大排筵席,为女儿庆生。那晚赴会的除了三姨太一家之外,还有王爷手下众多门生猛将、城中高官以及富豪商贾,整个夏莲院一片欢天喜地,喜气洋洋。
觥筹交错之间,三姨太突然报称儿子带来的富贵犬失踪。开席前,她还曾抱过那只金灰色的小狗逗小孩,在场宾客还盛赞这小狗可爱,是难得一见的珍稀品种云云。事实上,这只富贵犬确有来头,它是郭王爷的战利品,当年郭王爷还是军中校尉的时候,一次带队冲入敌营,杀敌无数,就在土库曼人将领军蓬中,发现这只品种奇特的小狗,当时郭校尉还想一刀把小狗宰掉,但随从却劝说手下留情,建议带回去养着供大伙玩乐。郭校尉看到小狗一脸楚楚可怜,像有点灵性,于是作为战利品带回军部,还为小狗取名为“常胜”,喻意好兆头。
战争胜利后,郭校尉荣升大将军,授勋异姓王,“常胜”随后进驻王府,但是大奶奶、二姨太都对动物不感兴趣,“常胜”一直交由下人抚养,只当王爷偶尔想起时,才会去逗小狗玩耍。直到三姨太嫁入王府,“常胜”才正式找到主人年仅六岁的四少爷郭智勇,他是三姨太随嫁之子,原姓麦,入住郭家后改姓郭。也许是之前太孤独,住进王府后环境发生巨变,这位小朋友随之性情大变,爱上各种小玩意,养小狗当属其中之一,“常胜”于是落户秋菊院,成为四少爷的小宠物。
这晚到夏莲院吃饭,四少爷也把“常胜”带上,饭前还和其他几位阿哥一起逗小狗玩,可是,饭吃到一半,母亲三姨太却突然问起“常胜”,说要赏它几块骨头。经妈妈提醒,四少爷这才发现小狗不见了,钻进桌子下找,同样不见踪影,按理说,这小狗满听话的,通常不会走远,但四少爷发动几个阿哥寻遍整个大厅,却依然没有发现。
一只小狗跑丢了,只是一件小事,本不会太过在意,但四位小少爷是王府小主人,他们都离座寻犬,宾客哪好意思继续举筷?为给王爷脸上贴金,那些军校门生、官员商贾们纷纷放下碗筷,和一众佣仆一起四处寻狗。郭王爷原本还想劝止,但看到各人兴致勃勃,盛意拳拳,而“常胜”又是吉祥之物,自带回家后,自己就一路官运亨通,故对这小狗,王爷也颇为钟爱,因而他也干脆放下酒杯,和宾客一起,跑到院子外大呼小叫,全场一同寻犬,几围饭桌上,只剩下满脸不快的二姨太,以及笑容可掬的三姨太。
这时候,众宾客有说有笑,借寻犬之名,到郭王爷二姨太的庭院参观,这是一生人难得的好机会,不失为一件美差当时夕阳西斜,即将下山,绚烂的晚霞把夏莲院映红一片,显得格外华丽而写意。正当宾客边赏美景边唤小狗之际,楼阁那边突然传来侍婢的厉声尖叫,在庭院上空回荡,令人毛骨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