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带陈公公,带朕身边梳头的小苗子,还有,你也不要带晴柔,带碧漪吧。咱们出宫去了,对外就说,朕在你这里歇着,留下陈公公和晴柔,掩人耳目。”说完,赵祯便将陈公公唤了进来,让他吩咐小潘子去把准备好的便衣取过来。
“好了,你快去更衣吧。记住,不要打扮得太出挑了。”赵祯笑着催促道。
“好,我知道了。那你呢,你要改扮成什么样子?是书生,富商,还是世家子弟?”绾绾歪着头,一脸俏皮地问道。
“这个嘛,等你梳妆好就知道了。”赵祯故作神秘地一笑。
不大一会儿,两人便改扮完毕了。绾绾穿着一件白底红边的杭罗褙衣,一条绯色银雪缎褶裙,头上梳着鸢飞髻,发髻上只飘了一根红绸带,耳上垂着一对珍珠坠子,此外再无妆饰,她擎着一柄湘妃竹白金缂丝掌扇,走到赵祯跟前,盈盈一福,柔声唤了句“官人”。
赵祯见了,又是新鲜,又是喜欢,“嗤”的一声就笑开了。他也换好了一身浅灰色云雾绡袍子,袍子里面是织银绫锦中单,头戴网纱,横插白玉,手上轻摇着一柄白玉镂骨折扇,这风神俊朗,斯文翩翩的样子,浑似个出游的贵家公子。他将娇妻扶起,恩爱道:“何劳娘子多礼啊。”
绾绾还是头一回看赵祯穿这样寻常的服色,他无论怎样打扮,都是她爱慕喜欢的。她亦淹然百媚地笑开了,眉梢眼底俱是恩爱。
再看碧漪,她换了一身芙蕖色的荷瓣袖半臂衫裙,头梳双环,额点轻黄,也扮作了个富贵人家的丫头。
这时候,陈公公进来了,主仆四人,悄悄地就从后门出了崇庆殿。
“皇上,都安排好了,从崇庆殿到丹朱门都不会有人,小苗子已经备好马车在角子门等候了,老奴将皇上和娘娘送到丹朱门,便回崇庆殿守着。”陈公公在一旁说道。
赵祯点了点头,接着吩咐道:“好,辛苦你了,陈伴伴。陈伴伴你记住了,无论发生什么,都不能叫人知道朕出宫了,若突发急事,便去请母后。”
“是,老奴都知道。只是官家,一定要多多小心啊,早些回来。要不要再多加些暗卫?”陈公公又问道。
赵祯停下了脚步,他望了望绾绾,说道:“那就再加些暗卫吧,你速去安排。”
“是。”陈公公应道。
不大一会儿,四人便到了丹朱门了,小苗子扮作个富贵人家小厮的模样,已经等了好一会儿了。见到这四人,他忙上前来将赵祯扶进马车,赵祯又亲将绾绾扶进了车里,然后是碧漪,最后小苗子才跳到马上准备驾车。
眼看着马车就要动了,陈公公又追上来伏在马车的窗边,关切道:“皇上,可一定要当心啊。”
赵祯将窗子打开,他向陈公公温和道:“朕知道了,陈伴伴,你快回去吧,别叫人发现了。”
在马车上,赵祯忽叮嘱道:“绾绾,一会儿你可记住了,千万别失言。”
“哦,是了,还未请教官人的姓字呢?”绾绾打趣着问道。
赵祯笑道:“这倒忘了交代你了,我只拟说我姓赵名奭。你我夫妻,也不必指名称姓的。”许多年来,绾绾还是头一次听到赵祯自称我,竟有些不习惯,但又有些别样的情味在其中。绾绾望向碧漪,玩笑道:“你可记住了,一会儿若说错了官人可要罚你。”
见此情形,赵祯也忍不住笑了。
车轮骨碌碌地转着,很快就驶出了皇城,驶出了朱雀大街,驶向汴京城最繁华的地方汴河岸边的玉津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