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0章 烧槽琵琶二(下)(1 / 2)宫妆误首页

那日送雩思走后,允谚便在家中浑过了一日,想起那金莲台的事,又将自奉宸馆带出的那册府册寻出,细细地翻看了起来。他手中的这一辑府册,载的尽是十国旧物,有南唐的烧槽琵琶,夜骊珠,金缕鞋后蜀的珊瑚笔,分鸾镜,玉树花冠吴越的香……珍妆异宝,不一而足,更注解时光,如梦似幻。他看着看着,渐渐心眩神迷,不一会儿,竟枕着那汝窑抟云枕睡了过去。

一觉醒来,已是傍晚,院里都张了灯,红黄溢彩的琉璃影,盹眼间瞳孔朦朦约约的,一片暧璨。小青自外钩起那沁碧湖珠帘,庄柔地唤了声“王爷”。接有两个婢女捧进盥具与梳奁,服侍允谚起身。

“现在什么时辰了?”允谚问道,任凭婢女们梳洗收拾,眉心微蹙着,眼中朦朦的,不知在思量什么。

“申午二刻了,王爷。”小青柔睐一笑,应道。

“嗯!”允谚点了点头,又道:“你们也不用辛苦了,我想出去走走,不想吃饭。”

“是!”小青点了点头,又回身向身边一个小婢道:“吩咐下去,不用摆饭上来了。”那小婢应着,遂往外去了。

梳头的婢女正自奁中取出一副纹樨珈,允谚摆了摆手,自牵过一根雀羽绿的垂珠锦丝带子着人系了。又脱去那睡皱了的衣服,换了一身风漪纹莹水绡的袍子方出门去。

“王爷,你果然要进宫去。”出了王府,奚廷方惴惴地问道。

“嗯,是啊!”允谚四地看着,心意亦不确,只被那好奇勾住了心绪,一心想去探的。或许好奇之外还有些别的什么,牵挂而憧憬,他也说不清的。

“王爷,哪里不好玩的,偏要去那地方,宫里规矩多,这会儿天也晚了,虽说您年纪小,也没什么,毕竟有些莫名的。而且……”奚廷追在允谚身旁,喋喋地劝道。

“好了,没事的,啊!今日翾珺姐姐也在宫中,我就说她找我好了,左右不打紧的。”允谚说道,手中摇着一柄若檀骨冰昙绡折扇,满脸的嬉兴,展眼蕴藉。

汴京已入了夜,自王府到宫城一带,楼台灯火,香车绮尘,又有游夜的年轻士女,竟靓新妆,盈盈暗度。时近中秋,处处彩幢迎装,剪纸新贴,连帧的月宫剪纸映着琉璃轩窗内往来的倩影,笑盼韶颜,多少烂漫。桂子已沉,曳金风坠下丹墀,空中飘满了那馥郁雍容的气息,说不尽的印象陶然,玉都华秾。

允谚眼中朦朦的一湿,想起这时光,手中挽起一捧,不知是新生的秋月,还是隔世的流萤。

“王爷!”奚廷惊声一唤。允谚蓦地抬头,原来已到了丹朱门外了,再往里便是内宫了。时光警然苏醒,留下天威沉沉的宫室,寂人无语。

“王爷,我还是在此处等你。”奚廷住了一住,向允谚道。原来丹朱门外一列平厦,便是供不便入宫的贵戚亲随们歇脚的。

“好!”允谚回过头,像往常一样地叮嘱道:“你自己寻个避风的地方,别着凉了。”

“嗯!”奚廷咧着唇笑了笑,又压敛住心绪,眼中直直地,道:“王爷早些出来!”

“知道了!”应罢,允谚自摇着扇子走了,走近丹朱门下,与迎来的侍卫简语了几句便入内去了。

进了丹朱门后,允谚便径往荟锦轩去,途中经晌春斋,抱夏轩,摘杏渚等,总是入夜灯阑,风定人静,偶有昵影偎窗,也是窃窃的,恐被人惊了去。

允谚走着走着,身周渐凉,况兼石砌上晚露生滑,一个稍趔,竟差点跌了下去。忙扶定了手边一块墨缕冻石,再定眼看时,已到了沁霓河岸漱玉桥边了。举目望去,只见眠涩的月光下,沁霓河上素波如练,荟锦轩娇偎在水边,槛幔迤逦着,裙钗盹褪,妆却肌雪。

“允谚哥哥!”允谚闻听有人唤他,肩头又被重重地一拍。旋惊地一回头,只见竟是适霁,正站在他身后数武处。

适霁穿一身杏青色的绉绸袍子,轻带拂膝,翡冠吐珠,项上带着一领赤金玛瑙樱桃项圈,双颊红红的,眼中似是惊慌。

“适霁!”允谚忽然安心似的,头上都沁出了一层热汗,但惊思又觉有异,觑适霁形容亦怪,遂问道:“你,你不是还在卧床么?怎么又在这里?”

“我,我……”适霁一脸的慌张,一手,不知所措。

“你没事吧?”允谚睁大了眼睛,一心只顾打量适霁,不防已退到了水边。

“允谚哥哥,我,我……”适霁又向前走了两步。允谚跟着后退,正碰到一块滚圆的卵石,脚下一滑,即向后倾了出去。适霁神眼俱慌,也跟着扑了出去。

“啊!”的两声喊叫在空中乱织成了一片,和着张弛铺打的水花声,惊破了这夜的安宁。

旋有近处的宫人和侍卫闻声而来,见是允谚与适霁落了水,都忙着去救,又遣了数人分去延佑宫与崇庆殿禀报太后与皇后。

“小殿下的脚被水草缠住了,一时脱不出啊!”

“小公子的手也被水草缠住了,万一拉的急了又恐伤了公子。”

“别废话了,赶紧把二位小爷救上去,出了事儿谁都担不起。”

“诶,说来也是奇怪,方才看桥上没人啊,要是在水边落的水怎会有这样大的动静?我听说啊,我听说……”

“别胡说了,许是你没看清呢,这大晚上的。怪力乱神的话,可不该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