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冷家军一路行来进入了呼伦贝尔大草原,他们的踪迹也被乞颜部、塔塔儿部、泰赤乌部、札答阑部和弘吉剌部给发现了,这么多的核心部落的首领们得知此消息,都是气愤不已,破口大骂,一定要把冷家军挫骨扬灰等等。
冷家军之所以要避开大河而行是因为每一条河流都孕育着强大的部落,就如斡难河,也称鄂伦河鄂诺河或敖嫩河。古称黑水为黑龙江上游之一。发源于蒙古小肯特山东麓。是蒙古部族的发祥地。1206年成吉思汗即位于此。
怯缘连河又称克鲁伦河,发源于蒙古的肯特山东麓。是呼伦湖支流,因湖水通过以达兰鄂罗木河同额尔古纳河上源海拉尔河相联进入黑龙江,所以克鲁伦河属于黑龙江水系。
成吉思汗所出的蒙古乞颜部以及塔塔儿部、弘吉剌部的原始驻牧地就在克鲁伦河流域,故它又有“蒙古人母亲河“之称。
这两大河流孕育出来的强大部落,基本上都是成吉思汗的亲族,那战斗力可想而知,杠杠的。
我们再来看看成吉思汗的故乡,他的出生地呼伦贝尔大草原。
呼伦贝尔草原位于大兴安岭以西,由呼伦湖、贝尔湖而得名。它是世界著名的天然牧场,总面积约10万平方千米,天然草场面积占80,是世界著名的三大草原之一,这里地域辽阔,3000多条纵横交错的河流,500多个星罗棋布的湖泊,一直延伸至松涛激荡的大兴安岭。
此时的蒙古诸部众首领都一致得到消息,冷家军的踪迹就在贝尔湖旁附近,他们都已经开始集结部众,乞颜部、塔塔儿部、泰赤乌部、札答阑部和弘吉剌部这些大型部落就已经集结了十万游骑军,就更不用说那些附庸的小部落和一些散落的不知名的游牧民族了。
这些蒙古诸部光是集结军队就耗时了一个多月,然后又准备粮草辎重又是用了一个月,最后因为联军总指挥权又是扯皮了一个月,夏季到来了,才从齐王府浩浩荡荡的向贝尔湖进发,大军共计十五万人。
而冷家军这一路上急行军到此,后面的尾巴是甩也甩不掉,索性他们也不管了,就这样用了小半年行军了上千公里,来到了贝尔湖,准备修整一番,不然就这么一路的奔波,别说人了,就连马都受不了了。
冷家军在贝尔湖又修整了二十多天,才有探马来报,北方有大批游骑军向我冷家军开拔而来,气势汹汹,而且来者不善,不用问蒙古诸部的联军来了。
正好冷家军也都恢复过来了,随即冷家军高层决定,由冷家禁卫军、龙骧虎贲鹰扬军来御敌、迟缓敌军的追击,剩下的家眷亲属由游侠军和绿林军护送退往大兴安岭一带,沿途留下标记,好等汇合。
话说为什么要让这四军留下来御敌呢,因为冷无霜的打算就是让这四军成为以后的正规军,而游侠军和绿林军性格散漫、纪律不严的因素不适合大规模的作战序列。
并且以后这两军是要撤销的,游侠军还好,部分可以转成暗卫或是成为各个军的哨探和斥候,以及一些执行特殊任务的小分队而绿林军则是要遣散当普通百姓的,谁知这一想法是好,可是根本实施不了,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且说成吉思汗的故乡是如何彪悍的,那么这十五万的联军就是最好的证明。
盛夏时节,草原炎热的很,随便运动一下就是汗流浃背,蒙古诸部的联军游骑兵们,各个都是坦胸漏背的,身后的大牛角弓从不离身,腰间特有的蒙古弯刀时刻准备着饮血。
蒙古大汉们怒瞪着铜铃般的大眼睛随时都有嗜血杀人的冲动,胯下的战马各个都是膘肥体壮的,矫健的身姿带着他们的主人在大草原上狂野的驰骋。
有什么样的主人就有什么样的烈马,这不万马奔腾的场景再现,轰隆隆的声响震颤着大地,游骑军们过后不仅仅带来一阵阵烟尘,随带着还有大片大片的草皮子被带起,过后到处是坑坑洼洼的满地狼藉。
这些蒙古游骑军们策马奔腾的时候,犹如一座座的人形坦克,几百公斤的移动堡垒劲风般刮过,呼呼的风声回荡在耳边久久不能飘散,再加上那热血般的呼叫,宛如疯魔狂舞。
果然是成吉思汗的后代,彪悍的不可一世呀!
当蒙古诸部十五万的联军飘过后,才是后面大量的牧民赶着成千上万的牛羊而过,这便是他们的粮草辎重,放眼望去,密密麻麻的足有二十万只,把整个山坡都占得满满当当的。
那些牛背上背满了帐篷和水壶以及各式各样的物资,就这样一边吃着草一边悠然自得的赶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