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一章 高楼申请(2 / 2)古未凡仙首页

“什么?”李二激动的,一口急切的语气。观音婢在旁边拉了一下李二的袖子,意思让他注意形象。

“仙王可曾玩笑?本后虽然足不出皇城,但也明白,这楼高了,上下是很累,不易行走,且楼高风大等,不知仙王可曾有秒法变通?”长孙皇后的问题很尖锐,若韩鑫给出解决的办法,那么很多地方都可以把房子盖的很高。

“在下的妙法,只是一些物件要用上一些能源罢了,”韩鑫对着长孙皇后说着,看得出皇后话里的意思很多,那个问题实在是关键中的关键,顿了顿韩鑫接着说道:“皇后如果也喜欢看风景,不如在下也在皇宫里建造一座高楼,这样规矩没有变,而且皇上和皇后每天足不出皇城,便可以看到京城之外的景色。”

“哦?仙王此话当真?”李二兴奋了,老早想发挥自己的皇帝威仪,改建或新建一些宫羽,好让世代流传下去,让后人看到他所建的宫羽,就能想起他来。

“当然,在皇上和皇后面前,在下怎敢戏言。只是盖楼花费巨大,不知皇上能拿出多少金银,在下也好测算能盖多少层?”韩鑫总不会白费力气,免费?做生意没有真正的免费。

“这……”李二犹豫了,这个时期大唐很富裕,但不是国库,也不是内库,而是那些土大夫和五姓七望的豪门,他们随便一家的金银都可以装满好几个国库,韩鑫也只是听说,不知道是真还是假。

“皇上若是没有金银,这楼也有办法,只是要您担些风险。”韩鑫的这一说法,给了李二和观音婢一丝希望,自从李二和朝堂官员上天一观之后,每天观音婢都在听着李二说着天上有多美,我们的地球有多壮观,当然这些观音婢只是模糊的概念,根本不能感同身受,但唯一让观音婢都知道的,是可以一览京城,每日看着后院的观音婢,被李二的描述还是打动了,听到韩鑫说高楼上可以看到京城以外的风景,彻底的动心了。

此时李二还在猜想自己要担何风险,观音婢却先问了:“不知仙王所说的风险是何?”

韩鑫也没有猜到,一向稳重的长孙皇后居然比李二心急,“回皇后,这风险就是一国两制。”

“何为一国两制?”对于国家和治理,李二是很看重的,虽然现在大唐国力军力非常鼎盛,但想要收拾北方和西南各国,还是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和时间。

“在下愿为一介布衣,不参与政治,更不参与权力的游戏,这也是在下一直没有来京城发展的原因,京城内外大臣贵族比比皆是,权威并不能渗透到每一个人,大唐的律法也是如此,即使大唐有新政,且不说别处,就是京城的执行都要有折扣,很多人读的圣贤书乃是古人言,虽有教化人行,但人心难测,故此韩某建议从彭城开始,沿海地区逐渐推广新制,让大唐的世人来评判两制利弊。在下特此推荐新制地区由太子执政,其实说白了仍旧是大唐,只是给太子一块可持续增长的封地,待太子若真可以完成新制新世,届时传位时,也有了根基和经验。”

“这,兹事体大,容朕稍许考虑一下,仙王造楼一事,无论多高,朕准了,稍后会下圣旨特事特办,至于一国两制之事,还请担待一下,自古尚未有先河,朕不能草率答复。”李二的心情,其实很简单,虽然希望太子能成长,但两制一国,势必会有动荡,按照李二的脾气,一定会与几名心腹商议几天。

“在下这里先谢过皇上皇后,哦,对了,还有一小事劳烦皇上。”韩鑫突然想到了一事。

“仙王请讲”李二满脑子都是两制,现在韩鑫说啥基本都不会上心了。

“可否给予在下一块可以出入皇宫的令牌,总是这样飞进飞出,影响了皇城秩序。”韩鑫要令牌,主要是为了以后商品买卖,可以更畅通一些,不然每次进皇城,都要给打点小费,那花销还不如不做这笔生意。

“小事,朕给你一块更加自由的令牌。”说着从一旁衣袖里,去处一块玉牌,递给了韩鑫。

韩鑫双手接过令牌,好奇的看了一眼,令牌上无字,正面是龙,反面是什么?韩鑫也看不懂那花纹。

之后长孙皇后又问起了两个儿子,韩鑫照实说了一些事情,听了之后,李二和观音婢一时笑不拢嘴,一时暗叹,一时又双目有神的凝视,韩鑫也感觉到了他们对高明和青雀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