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刘吉如此讨厌浔江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前些日子浔江发生的何三的案子,周禹豪上报的折子里竟然隐隐的有牵扯到他的嫌疑,这可是让首辅大人不开心了。纸糊阁老那也是阁老,被你一个小小知县品头论足的算是怎么回事?所以现在看到了周禹豪的折子就直接扔到了地下,言语间更是带着一股子怨气。
“哦?还有这样的事?”
徐溥可是开心了,嘴上带着疑问,人却弯下腰把刘吉扔下的折子又捡了起来,粗略的扫了一眼。
这刘吉入阁多年,一直尸位素餐,正经事一件不干,就知道打压同僚。这都新皇登基了,本该是一朝天子一朝臣,谁知道这刘吉不仅没离开内阁,反而还混成了内阁首辅。
“有点意思!”原本徐溥只是看看这折子到底有多么奇葩,能把这个纸糊阁老气成这样,哪承想这粗略的一眼还真就看出了点门道。
“时用可是看出了什么?”徐溥的一句有意思让刘吉的心里咯噔了一下,这折子可是自己亲自过目了的,如果真要了走了眼,那自己这内阁首辅可就丢了脸了。
徐溥心里鄙视了一番刘吉,这刘吉屁本事没一个,就知道蹭他徐溥的功劳,每当他汇报给皇上的折子里,刘吉总要加上自己的名字。一来二去,还真获得了皇上的赏识。
徐溥很不想说话,但是既然内阁首辅问了,自己还真就不能不回答,只好瓮声瓮气的道:“倒是没看出什么,只是这浔江知县与我一个学生是同年,所以有些印象。”
在大明官场,人脉是很有用的,可这人脉靠什么来维持,一是同乡,二就是同年了。至于师生关系,更是不用说,那就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其他的不用说,太祖年间方孝孺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哦?”刘吉放心的长出了一口气,只要不是徐溥的学生,那就没多大关系,自己以后有的是时间给浔江知县穿小鞋,也不在乎这一时半会。
“不过这玉米试验田的想法倒是挺有意思的……”
徐溥没有把折子放下,反而又看了一遍,他能对周禹豪有印象,自然也不全是自己学生,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只是不想跟刘吉说罢了。要知道每一次科举考试都能上来几十号考生,徐溥又不是闲的没事干,都能有印象。
刘吉的脸都快黑了,这徐溥一阵一阵的,就不能一次性的把话说完。不过同为内阁,自己虽然是首辅,但是也不能贸然得罪了徐溥,要是让徐溥和刘健成为了一伙,那他的处境可就不大妙了。
“时用对玉米试验田还有涉猎吗?”刘吉强压下火气,强装出一丝笑意,向徐溥问道:“我可从来没有听说过的。”
这徐溥从当官开始就是在礼部和吏部一步步爬上来的,这农业种植可都是户部掌管着的,虽然说现在徐溥入了内阁,但是刘吉也并不相信徐溥还懂户部的门道。况且这试验田和玉米,他这个户部侍郎都没听说过,徐溥又不是户部出生,还装个锤子装。
“倒是并没有涉猎,只是西洋品种繁杂,能出现如此大产量的粮食应该也不是空穴来风吧!”徐溥笑了笑,继续道:“况且祐之你也不要担心,这浔江知县送了折子,定然也不怕陛下知道,如果只是胡吹大气,那可就是欺君之罪……”
“对对对,那我们就把这折子递到陛下那里去吧,真要能亩产5石,也算是造福咱们大明的百姓了。”
刘吉听徐溥一分析,他的小心思就活泛了起来,刚才他可没想到这一点。亩产5石粮食,实在太过骇人听闻,要是这浔江知县犯了欺君之罪,那哪里还需要自己去动手。就算是接近,那也是欺君,自己完全有理由让皇上下旨治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