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8章 年终奖(2 / 2)风吹杨花满园香首页

“那刘婶子的工钱怎么算?”陶家的工钱是计件的,还是比较好算的,刘氏的就比较复杂了,杨五花想到这个就头大。

原先做草鞋的时候是一天三十文,当日结算的,还是比较好算的。后来杨家建竹屋的时候,刘氏主动过来帮忙做做家务,招呼招呼客人什么,说的是不要工钱。做家务的空隙顺便又帮忙做了些简单的缝补手套工作,当时也没说要钱,她很顺手帮忙做了。再后来手套突然红火起来,大家一门心思都在加班加点的做手套上面,根本没顾上去谈钱,就连崔时园也都是记账的。

如今有陶家的工钱打头,再算刘氏三十文一天,似乎有些廉价了。虽说陶家做的是精细的刺绣活计,毕竟量少,再加上珍珠手套红了以后,豪华刺绣的需求就更少了,所以总共才绣了七十二副。刘氏不一样,从一开始的缝补,到后来的缝盘花和珍珠,样样都参与了。虽然是流水线作业,但一天下来也有好几十双。

两姐妹商量了一下,决定凑个整数给刘氏二千文。

另外,桃子的工钱一直没给,从最初的草鞋开始,就一直没算过,当然,也是因为她自己说的不要钱。倒也不是杨家抠门,一开始杨家只请了刘氏一人,桃子确实是自己送上门来的。

当初草鞋生意刚开始赚钱,能最后做到什么程度大家心里可都没底。再则,当时的工钱是按天算的,不是按件算的,假设杨家那天的鞋卖不出去,也还是要给工钱的。所以当时可没多少预算,如果给了桃子工钱就超出预算打乱计划了,这可不行。而且杨家还管饭呢,虽然不是顿顿有肉,但吃的也不差,桃子的工钱也算能抵消饭钱。

“我的意思是,要不给她封一个红包吧?也算过年了,应个景。”杨五花说道。

“嗯,我也正想说呢,这几个月桃子可没少帮忙。只是,给多少合适呢?”杨三花完全赞同。

“二百八?唔……好像太少了。三百八?感觉怪怪的。四百八?听起来好像也不好。”杨五花歪着脑袋嘀嘀咕咕的:“还是五百八吧?听着比较吉利。”

杨三花在一旁听的一头雾水,不解的问道:“为什么都是几百八的?怎么不凑个整数了?刚好一串。”

“那就给六百好了。”一串钱是一百个铜板,都是事先数过串好的,杨五花想了想,这样确实比较好算。

杨家现在有钱了,铜板多的原来那个钱罐子都装满了,幸好碰到了崔时园,得了银子和宝钞。杨三花想了想,说道:“银子还要称,这宝钞也不够分,我们还是去换些铜钱比较好。”

“嗯,我一会儿去找乔大爷,明天包他的车,我们大家一起去!还没置办年货呢。”杨五花想起崔时园送来的年货,又道:“我们是不是也要给他们送点年货意思意思?”

崔时园送来一条火腿、两罐蜂蜜,还有白糖、茶叶各有十斤,另加两匹上好的精细白棉布。此外还有一些红枣、桂圆、葡萄干、桃仁等干果,和几包京城的小点心,据杨三花估计,每样干果不下五斤。

杨三花比照着,细细的想了想:“一会裁点纸,包一点干果到时候给陶婶子和刘婶子家送去,乔大爷家也算一份吧,平时也没少照顾我们。明儿进城的时候再买十斤红糖,每家分二斤。红糖比沙糖贵二十文,又比白糖便宜二十文,送礼刚刚好。”

杨三花顿了顿,又道:“你一会去找乔大爷的时候,顺便再去王家看看还有猪肉不,要有就定四十斤,每家给五斤,剩下的我们自己留着过年,他们的要肥一些,我们自家的你看着办吧。”

庄户人平时油水少,因此肥肉比瘦肉更受欢迎,也更贵些,所以杨三花特地交待她一下。过年的时候,只要是有条件的人家,基本家家都会点买猪肉囤着,养猪的人家还会自己请人来杀猪,因此猪肉很畅销,一般都是提前说一声预定好。杨家长期贫困,没这方便的经验,加上一直忙着,这才想起来。

“唉,去年过年还没肉吃呢,今年都要送人猪肉了。”杨五花不由的感叹。

“可不是,别说去年了,就在几个月前,我还不敢想呢。”杨三花也很唏嘘,那时候别说猪肉了,够不够钱买米还不一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