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话她也不好直说,只好含糊的说道过去问问。
杨小花一听要去问沈哥哥,便高兴的拉着杨五花就走。
“你知道他在哪?”
“知道呀,沈哥哥说今晚让我们换个屋子住。”
“啊?”
“五姐我告诉你哦,那个屋子旁边还有个大园子哦,跟我们家的花园不一样哦,它的门是个圆洞洞哦,里面很大很大,地上还有个大石头坑呢,沈哥哥说那本来是个水池子呢,不过现在缺水干掉了,就一点点水了……还有哦,那个花园里都没有花花了,回头我还要帮沈哥哥种花呢……”
没见过世面的杨小花,一边连蹦带跳、小蝴蝶般绕着杨五花左右转,一边叽叽喳喳、眉飞色舞的说着她第一次看到的庭园小景。
“……还有还有,那里的房子也漂亮,亭子也漂亮,还有带顶子的路呢,是弯弯的哦,沈哥哥说那个叫游廊……”
看着杨小花熟门熟路的样子,杨五花终于忍不住问道:“为什么你都认得路啊?你这小记性有那么好吗?”
“认得呀,沈哥哥怕我们走错路,让小福哥哥在路上挂了灯笼,还做了做记号……五姐你看,这里有个鸡腿对不对?肚子饿了就照着鸡腿走……”
杨五花顺着方向看去,果然,能挂灯灯笼的地方都挂了灯笼,挂不了的就挂在盆栽小树上,实在不行的还有直接在墙上贴小纸条的,只不过那小纸条都是杨小花的视点,比较低,她一直没发现。
“……这个画着花花的就是去我们家了……看到这个骑马的小人就可以去沈哥哥家了……没有灯笼和记号的地方就不要去……沈哥哥说我会迷路的,想去别的地方就要找小福哥哥带着……”
杨五花一听,服了!
两人还没来得及靠近院子,便见到几个人进进出出的忙个不停。其中一个半大小子,见了她们,连忙奔过来打招呼。
“小子李小福,见过大仙女姑娘,小仙女姑娘。”
“……”
杨五花还没来得及开口,便听到小花儿说道:“小福哥哥,我五姐说了,叫她大姑娘就好了。”
“……”
这是我说的吗?明明是这位李小福她奶奶说的吧。杨五花在心中暗暗吐槽。
李小福今年十一岁,是张婆子的孙子,是个遗腹子,三岁的时候老娘改了嫁,留下祖孙俩相依为命,原先的千户娘子见他小时候机灵又可怜,就让他跟着张婆子一起住在后衙的门房里头。
现在也算是沈邵风的亲随,与袁家的板凳不同,李小福并不是奴籍,只是帮长官做事的小跑腿罢了。因对后衙的环境很熟悉,沈邵风便把他派给了杨家姐妹做导游。
“李小福是吧?你们这是在做什么?”装修吗?
“沈大人说了,两位姑娘今后就住这小隐轩里头,这不,刚收拾完姑娘的院子,这会正收拾半角园呢……”
大一点的地方衙署,里面还会有花厅,也就是花园,但千户所的衙署不大,原本并没有园子。眼前的这个园子,是上一任千户拆了几个跨院自己改建的,因此小小的,名为“半角园”。
“五姐,我们进去玩!”杨小花迈着小胖腿,拽着姐姐的手,就往半角园里跨去。
要说这入口门廊,倒也有点意思,居然是个小葡萄架,可惜,因为天气的关系,枯的差不多了。左手边是一条窄小的曲尺游廊,是个复廊,廊壁无窗,据李小福介绍,那“小隐轩”便是在这廊壁后头。
沿着游廊左拐再右拐,园中的大致景象便映入了眼帘。
园子虽小,但亭台曲廊、小桥流水、花木小径,该有的倒也都有,只不过都是迷你的。
但即便这样,对单身的沈邵风来说,还是大了,他一个人也没有那等闲情逸致自己逛园子。加上他没有丫鬟仆妇,身边就顺伯一个老头儿伺候,没顾得上打理,同边上的院子一样,平时就空着,干晾着在那积灰。
昨儿个匆忙,边上的跨院还没来得及打扫,杨家两姐妹临时被安排在了正院的东厢房里头,但到底孤男寡女的,共居一个内院不方便,故而,今天一早,沈邵风便叫了人把边上的“小隐轩”给收拾出来,顺便的,也把这“半角园”拾掇一下。
杨五花见大伙儿打扫的打扫,锄草的锄草,都忙忙碌碌的,心叹,这下动静搞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