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见了小仙女公子以后,袁满心血来潮,跑回家里一阵翻箱倒柜的,选了不少好东西送来,大多是他小时候耍过的。
动静搞得太大,结果被袁家老太太知道了,一听说当年杨柳湾的那个小娃娃,如今长得白白胖胖的,又起了念头,让袁满带去给她老人家瞧上一瞧。
说起来,也不容易,这么多年过去了,那位袁大奶奶,至今也没有生下一儿半女的。怀倒是怀过,可惜,都没保住。可把袁老太太给急坏了,好在老太太是乡下出身的,抱怨归抱怨,倒也没想过给大孙子纳妾。倒是袁大奶奶那位县主娘亲按耐不住了,塞了两个生娃专用的女人过来,到还真有一个顺利生了个小丫头。
虽说,没有曾孙抱,有曾孙女儿也是好的,可那小丫头胎里不足,生下来病殃殃的,袁老太太并不满意。
大孙媳妇儿没机会了,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没影的小孙媳妇儿身上。
偏偏小孙子玩心太重又太难缠,成日里是鸡飞狗跳的,到处捣乱,把好几位家世好的小媳妇人选都给吓跑了。而那些家世差一些的姑娘,袁夫人沈氏又瞧不上。小孙媳妇儿一直没着落,耽搁了袁老太太的抱曾孙大业,搞得老太太那是成日的茶不思,饭不想。
为此,袁二少不知道挨了老爹多少棍子,遭了老娘多少泪水。
老太太虽然想曾孙,可也疼在眼前的小孙子。这小孙子一挨打,她老人家就心肝疼。这不,有老太太护着,加上自己闹腾,袁二少的亲事,到现在也没订下。好在,他年轻尚轻,还能拖拖。
终于,杨小花来了,袁老太太又有盼头了,一辆马车直接派到崔家,接上杨小花姐妹就走。
“来了来了,老夫人,胖娃娃来了……”
“快快,带进来我瞧瞧……”袁老太太,老眼一亮,直嚷嚷着。
杨小花由杨六花牵着,来到了袁老太太跟前,规规矩矩的行了礼。
有了渲州千户所的经历,小花儿进了京之后到也没那么“刘姥姥”了,基本上她都见过,无非就是大了点漂亮点而已,整个人不再一惊一咋的,反倒透着一股子小从容。而杨六花也因为长大了,加上书读的多,平时跟着崔父学习,涨了不少见识,举手投足之间,也有些知书达礼的小模样。
最近,又刚跟杨四花学习过规矩和礼仪,做起来都是有模有样的。
就连之前一直看不上杨家的沈氏,见了这对小姐妹花,也不由的暗暗点头。
袁老太太拉过杨小花儿一瞧,呀!这哪里是个胖仙女啊,这明明是个胖小子啊!
瞧瞧那珍珠小冠,再瞧瞧背上那把小弓箭,还有那腰里别的小木刀……
这分明是我家小孙孙嘛!
“哎呦!我的乖孙孙!”
袁老太太一把搂住杨小花,各种心肝宝贝的喊着。
不得不说,老太太眼神还是不错的,小花儿头上的珍珠小冠,还有那腰间的小木刀,都是袁二少送来的,不是袁满小时候用过的,就是从老太太平日里给小曾孙存的宝贝里头顺出来的,看起来,那是既眼熟,又亲切。
作为小花儿妹妹控的袁二少,成日的送着送那,把杨小花打扮成了一个妥妥的小纨绔。
如今的杨小花,已经不是当年那个二三岁,头发稀疏,怯懦瘦小,小女娃娃了,而是一个白白嫩嫩,乌黑浓密,全是透着活泼壮实的胖娃娃了。再经过袁二少的刻意打扮,乍一看,竟与袁满小时候有几分相似,也难怪袁老太太抱着不肯撒手。
这头,小姐妹在袁家哄老太太玩着,而那头,杨五花则蒙着脸,牵着墨花和烟花,跟着一个陌生的房牙子出门看铺子去了。
按理说,这与房牙子交接的事宜,都是崔时园在处理,可偏偏今日崔时园不在,而那铺子,据说赶着卖,又是个上好的铺面,并且这房牙子还点名让杨五花过去看。
虽然事情有些奇怪,但崔父认得这个房牙子,姓郭,因门牙长得特别大,人称郭大牙,是这一带有名的公正又厚道的官牙子。而那地段,又如崔父所说,是附近最繁华的一条街道。怎么听,都是个好铺子。
杨五花倒也没有怀疑别的,毕竟买家也好,卖家也罢,多找几家牙行问一问比较比较,也是有的。况且,这青天白日的,还敢当街拐人不成?
想是这么想,但杨五花还是做了一些准备,带上了保镖狗,怀里再揣上七星小宝刀,想了想,又找了块布头,蒙脸用。倒不是怕自己长得太好看,路上招人眼,而是想着,万一有人给她撒迷药,有个口罩,也能挡一挡。
到底是最繁华的地段,此时又临近中午,各家各铺,都十分热闹,甚至有个别酒家门口,还排起了队。
“杨五姑娘,往前头再过三个铺子就到了。”郭大牙一边带路,一边客客气气的介绍着。
人家连杨五花的排行都叫的出来,也难怪她会跟人跑,心里甚至还琢磨着,指不定是崔时园自己走不开,让人过来喊她的。又说不定,崔时园此刻就在铺子里,跟人谈妥了,就等她过去看一眼,然后立马拿下。
这么想着,杨五花不由的加快了脚步。
郭大牙说的没错,这铺子的确是间高档大气的好铺子。
是个绸缎铺,与程记不同,是个只卖丝绸锦缎的铺子,里头的绸缎不光五颜六色,有不少还织有各种精美的花纹,都是杨五花没穿过,也没见过的高级料子。
不用问,这定然是个专卖达官显贵人士的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