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1章 餐厅计划(1 / 2)风吹杨花满园香首页

袁满又陆续送了几回雨花玛瑙石做的首饰,总算把他自己那点银钱给折腾光了,开店赚钱的想法也就越发浓烈,缠着杨五花讨主意,还一口一个“花满楼”的。

“别扯上我,要叫你自个儿叫去,什么满味楼,满香楼的,都行。再不然,叫袁记满记也成啊……”

不知怎的,杨五花脑海里突然闪过“满记甜品”四个字,喃喃道:“要是开个甜品店,倒是不错,可惜啊……”

“可惜啥?”

杨五花光顾着想,一不小心,就把心里话出说来了,索性就直接说道:“可惜我要是会制冰就好了!”

杨五花几人来京的时候,暑气正浓,京城街头会有一些卖冷饮的小摊子,有些是酒楼茶馆自己设的,有些则是独立支摊的小贩。冷饮摊长得还有些现代化,顶上撑着青布大伞,伞下摆着桌凳,摊主守着木头冰鉴,候在伞下,等客人前来买冰吃。崔记杂货铺所在的淮清街上就有这样的冷饮摊,那段日子,她可没少带几个小家伙遛出来吃。

杨五花在风阳的时候,倒也不是没吃过,只是她吃惯了奶油冰淇淋,自己对这种水果糖水刨冰的兴趣不大。加上风阳城的冷饮摊,没有京城那么普遍,花样也比京城少,个人小摊不多,一般都是酒楼贩卖。别说在杨柳湾有卖冰的了,就连花园便利铺附近也没有,对杨五花来说,要她顶着烈日特地过去吃口冰,还不如躲在屋里啃西瓜来得好。

今时的冷饮,有冰镇的糖水果汁,也有各类水果制成的刨冰,但奇怪的是,奶制品却不多见。在杨五花有限的认知里,也曾听说过冰淇淋是起源于中国的,后来才由马可波罗带去了欧洲,更甚至,早在唐代就已经出现过关于奶酪的记载。

毕竟,那大唐朝里胡人多,听说就连李姓王室也是有游牧民族血统的,爱吃奶制品也不稀奇。

然而,历史发展到现在,这京师城市面上,别说奶酪了,就连奶制的冰品她都没吃到过。

想来想去,只好认为,可能是这冰淇淋乃当年蒙古王室的秘方,后来因为战乱失传了?又或者,是本朝的汉人不太吃奶制品的缘故?

不管怎样,传说中的古代冰淇淋,杨五花是一直没有机会验证。

只听得袁满说道:“冰吗?这有何难。”

“咦,难不成你家有冰窖,藏着冰块?”

袁满摇头说道:“那倒没有,不过可以自己制冰啊。”

“自己制?我还以为现在的冰都是冬日里挖出来的呢。”

“那是北地吧?咱们南方哪来那么多冰,一般都是拿硝石制的。那年扶我爷爷的灵柩回乡,一路就用了不少冰,这要是冰窖里挖出来的,路上早化了……”

是哦!差点忘了这一茬。

不怪杨五花见识浅,只怪风阳城的冷饮摊太少,让她一直以为,那都是人家储藏的天然冰,毕竟没点财力,可建不起冰窖。如今被袁满这么一说,这才想起来,南方的冬天,就算是湖水结冰,也不过是面上薄薄的一层,根本结不了什么大冰块。那么点冰摆到第二年,怕是早化了。

“你会啊?”

“嘁!这种小事需要本少爷亲自动手吗?”

杨五花住在崔家这么些日子,也没见崔家像电视剧演的那般,拿大冰块摆在屋里降温避暑,基本上,他们很少用冰食冰。就中医而言,夏冰属于大寒之物,暑热食冰,与气候相反,冷热相激,最易致病。崔家体弱的体弱,有孕的有孕,都不给吃冰。

但她偶尔也在崔家见过一些冰水混合物,小小的一盆,作冰镇茶水果物之用。杨五花也没开口多问,只当是从外头买的碎冰,毕竟街口就有直接卖小冰块的,并且价格也不贵。许多不懂人工制冰的冷饮小摊贩,便是直接买现成的冰块,回去加工做冷饮的。

其实风阳城内也是可以买到冰的,只不过杨家住在村子里,买冰不划算,半道儿就得化。杨五花从来没买过冰,也就没动过做冰淇淋的念头,现在既然知道如何人工制冰,就有了在自家便利店里,卖冷饮的想法。

不过眼下夏日已过,暂时倒也不急,明年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