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烁说的也是实情,老夫人和黎高见他坦诚相告,当然也很是赞同,不过这倒引起黎心的不满。
黎心在杨烁头上用手指敲了一下,有些生气地说道:“你把我当成什么人啦?我不是那种朝三暮四的人,你妻子能与你同甘共苦,难道我就不能啊?!”
杨烁笑着抚摸了一下自己的头,没有言语。
黎高也清楚自己女儿的脾气,如果再批评她的话,她反而会逆风而上,于是很无奈地叹了口气,看来由他来改变黎心的脾气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他希望杨烁能降服得住这个任性的女儿。
黎高的父亲去世得早,没有来得及过六十大寿,因此黎高对母亲的六十大寿格外重视,加上他前几天因为斛律普的事情没有来得及准备,尽管黎屏和韩五槐这几天已经将大部分工作完成了,但是仍旧有不少事情需要他去做,因此,在商议过黎心的事情后他就马上去了前堂张罗各项事情。
戏班子肯定是要请的,并且一请还是两个戏班子,在大门口外的大街上一早就搭起了戏台子,吃过早饭后两个戏班子就开始较起劲来,都是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都想在众人面前挣足了面子,不但能为各自的戏班子扬名立万,单是那赏钱也是不少。
除了黎家寨子里的人,附近村子的居民也早就得到了消息,成群结对地赶来凑热闹,也趁这个机会在集市上买些生活所需用的东西。
附近几家寨子的寨主早就收到了请帖,半上午的时候就开始有人陆续到达,这些都是贵客,都是由黎高亲自出门迎接。
到上午十一点钟的时候,拜寿的人已经陆续到达,足有七八百人之多,除了宽敞的前院里摆满的桌席,后院也摆了几十桌才算坐下,因为府里的人手不够,黎高又从兵营调来二百多人负责招待客人,黎府上下人潮涌动,热闹异常。
越是这样的时候,越是讲究待客之道,大家都兴冲冲地前来为老夫人祝寿,如果不见老夫人是说不过去的,而前堂正厅已经是远远无法容纳得下这么多人,黎高便请众人在前院内集合,一同给老夫人拜了寿。老夫人也是经历过大场面的人,应付这种场面是不卑不亢,自然是不会有什么问题。
宴席开始之后,老夫人在黎高的陪同下向各个桌席敬了酒,表达了谢意,黎心由于要离开,一时又对老夫人恋恋不舍,全程也都是由她搀扶着老夫人。
宴请客人之后,黎高又要为客人送行,这一通下来已经是半下午了。
当李惠凤提出要在天黑之前赶到榆林湾,明天一早就要返回高凉郡时,黎心马上就知道她离开家的时候就在眼前,忍不住就哭了出来。
黎心很少掉眼泪,老夫人和黎高看到她哭,心也就跟着难受起来,尽管平时在一起时磕磕碰碰,但一到真正要分开的时候却又万般不舍。
老夫人当然明白孙女儿的心思,她知道黎心即便是再不舍得离开,终究也会跟着杨烁离开黎家寨的,毕竟杨烁才是孙女儿后半生的依靠,因此她也是边哭边劝慰。
临离别时,黎高将一把珍藏的匕首送给杨烁,以感谢杨烁对他的帮助。杨烁单看刀鞘就知道这把匕首价值不菲,刀鞘主架是用象牙制成的,除了雕刻有花纹外,上面还镶有金边和十几粒红、蓝宝石。杨烁从匕首鞘抽出匕首,看到匕首发现幽幽的蓝光,他知道自己如果不接受黎高的这份心意,黎高会很不高兴,于是便欣然收下。
众人将李惠凤、杨烁和黎心送到城门外后,李惠凤看到时辰已是不早,便请老夫人和黎高等人回去,三人然后便上了马,疾驰赶往榆林湾。